“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 廈門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全國領先”“全域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近年來,廈門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啟更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兩條“快車道”上高速前行,呈現了一個綠色發展、生態優勝的良好形象。
近日,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央媒話廈門·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廈門行”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觀賞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走進澳頭社區了解“三水聯治”流域水環境治理模式,實地感受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創新舉措及系列成效。
紅樹林濕地再造呈現“生物多樣性”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已成白鷺等棲息濕地。尚振華攝
藍天碧水紅樹林,秋水長天白鷺飛。
傍晚時分,乘著紅樹林2號游船,採訪團一行來到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最高處——矗立在海面上的海螺狀造型觀鳥塔塔頂往遠處眺望,同安大橋、丙洲大橋、火炬大橋三座橋梁圍合中,金風細細碧波蕩漾,海潮已漲水面豐滿,片片紅樹林“宛在海中央”更顯綠意盎然,一派怡人風光盡收眼底。
“今年春節,日最高人流量4.6萬人次,五一期間,日均人流量達2萬人次。”站在塔下的木棧道上,工作人員介紹,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上棧道今年正月初一全面開放,為市民游客親近紅樹林、觀光美景提供了方便﹔每到節假日,大批市民游客慕名而來,預計國慶、中秋黃金周又將迎來游人如織的盛況。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處在三橋圍合中。黃嶸攝
“公園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廈門增添了新名片。”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資源養護室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建設低碳城市試點的一項重要工程,這片昔日雜亂的淤泥灘地幾經蛻變,已修復成郁郁蔥蔥的“海上森林”,整個公園紅樹林連綿成片、白鷺棲息覓食,呈現出“紅林綠水輕舟渡,鷺飛魚躍蟹兒肥”的美景,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個集科普、環保、旅游、觀景於一體的生態休閑好去處。
漲潮時的紅樹林公園美不勝收,潮水退去,紅樹林的好處更加明顯——有“海岸衛士”之譽的紅樹林,其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茂密高大的枝體能有效防沙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可為海岸線增加一道防浪護堤的生態屏障,“目前紅樹林面積達85公頃,為下潭尾灣區提供了保障和防護,形成‘綠色緩沖帶’,成為抵御台風、風暴潮災害的天然生態屏障。”
不僅如此,紅樹林對生態系統的“重塑”效果同樣引人矚目。近年來,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團隊關注下潭尾灣區紅樹林生態修復后的環境、生態效果,四年的監測跟蹤發現,“許多數據頗為喜人”,顯示出該片區的物種數和生物量均成倍增加,生物多樣性已初見成效。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綠意盎然。林大飛攝
“關系到紅樹林最為重要的生物類群,我們每個月都進行跟蹤,變化很明顯。”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楊盛昌介紹,以一期紅樹林工程為例,5年前鳥類僅20多種,如今達40多種﹔底棲生物從公園建設前的20多種,變成現在的80多種。
“紅樹林是四大生物多樣性系統之一。”在楊盛昌看來,顯著變化的原因很簡單,即裸露灘涂有了紅樹林后,新的異質性生態環境營造出來——經過多年的努力,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通過各區域面積控制,科學構建了“紅樹林+光灘+潮溝+淺水水域”的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為紅樹林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創造了基礎。同時,通過不斷人工增殖放流灘涂魚類、貝類、蝦蟹類和其他海洋潮間帶生物,構建了良性的紅樹林生態系統。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美麗一角。葉建軍攝
據了解,作為廈門市生態修復成功案例之一,下潭尾紅樹林濕地再造始於2005年。當年,在淡海水交匯的下潭尾灣成功培育種植約5公頃實驗林。基於實驗林的成功種植經驗,廈門市開始規劃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建設,並從2010年開始爭取“南紅北柳”“藍色海灣”“生態島礁保護”等國家級生態工程項目資金支持,重點推進紅樹林保護與修復工作,先后實施了公園一、二期建設項目。其中,一期項目2013年完工,種植秋茄、桐花樹等紅樹林各類品種約44公頃,二期項目新增約36公頃,2022年建設完成,順利入選“防災減災與生態修復協同增效全國典型案例”,成為福建省目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
其實,下潭尾紅樹林濕地再造,只是廈門重視海洋生態文明、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包括筼筜湖生態環境整治提升、五緣灣生態修復保護工程等全國樣板,廈門市已連續推出一批生態修復成功案例。
“三水”聯治改善流域水環境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之行前,採訪團來到翔安區澳頭社區。明媚陽光下,懷遠湖水清岸綠,湖面碧波蕩漾、錦鱗游泳。
“湖水水質在四類以上。”翔安區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說,相比過去,已大為改觀。這位負責人坦言,2015年前的懷遠湖讓人避而遠之,“黑臭臟,蚊虫多。”
懷遠湖水清岸綠。翔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改善水環境,2015年懷遠湖治理啟動,但許多措施“治標不治本”,直到2021年翔安區開始“三水”聯治,即實施污水“三環”共治、小微水體“星級”分治、中水“回用”返治的“三水”聯治流域水環境治理模式。
以澳頭社區為例,為最大限度破解污水“收集難”的核心問題並根本性扭轉污水直接排入溪流或小微水體現象,社區採用“三管截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率先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在每個家庭,三根截污管分別與廚房、化糞池、洗衣池相連接,三個排放區的污水最后統一匯總到屋外的污水井,實現分類全收集。”工作人員介紹,在全收集基礎上,還實行“分戶驗收、一戶一圖、建檔立卡、管理到家”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用不同顏色對“三根管”進行標識區分並標清線路及距離,每戶嚴格驗收,做到精准設計“全覆蓋”。
懷遠湖成為人們休閑好去處。魏克豐攝
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后,統一輸送至當地水質淨化廠進行再生處理,在尾水水質穩定達標的前提下,返回到懷遠湖作為景觀補水,“真正做到污水零排放、全利用”——目前,該污水處理廠對懷遠湖的日補水量約6000噸,極大改善懷遠湖的水動力情況,促進水體自淨能力提升。
而懷遠湖水質持續改善,還得益於翔安將全區小微水體納入管養,並實施小微水體“星級”評價機制——該區對轄內279處小微水體進行統一的編號並從水質、外觀、治理等七個維度進行評價,設置0分至100分六個星級和五級考評機制,“得分越高星級越高,對五星水體推廣宣傳,四星/三星督促整改,兩星以下通報批評,以評促治,目前全區三星級以上小微水體佔比已達84.4%。”
此外,作為全區7個“C位”示范點之一,懷遠湖也受益於重點治理,即除開展水環境治理工程外,所在鎮街同步結合周邊生態環境、田園風光等,因地制宜配套景觀提升、休閑步道等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項目,打造水質潔淨、環境優美、功能多樣的生態水環境。
澳頭社區煥新顏。林銘鴻攝
據悉,實施“三水聯治”后,該區率先實現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同時,流域水環境實現水質明顯提升、環境同步提升、污染源數量明顯下降、河道缺水難題有效緩解。
“通過下潭尾紅樹林濕地再造、農污治理、小微水體‘星級’分治等一系列舉措,全區持續釋放生態紅利,成為一個高素質高顏值生態城區。”翔安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成為廈門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的一個生動寫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