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宜游 廈門同安打造產城人融合生態海灣新城

沿著七彩步道和環東浪漫線,藍天碧海間,連片紅樹林躍入眼帘,公園草地綠意盎然,新城色彩繽紛、相映成趣﹔一個個高尚住宅區造型新穎、觸目可見﹔一棟棟現代化寫字樓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廈門產業技術創新高地加快推進形成切實可感……如今,在廈門同安新城,一個“生態好、環境美、產業興”產城人融合生態海灣新城儼然呈現。
生態海灣新城——同安新城。夏海濱攝
同安區是踐行廈門跨島發展重大戰略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為貫徹“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布局,廈門於2006年啟動該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環東海域綜合整治建設工程,同安新城因此應運而生。
“通過整治和打造,同安新城從一片灘涂化作產業聚集高地。”廈門市同安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環東海域綜合整治建設工程啟動前,環東海域同安灣裡,漁排養殖隨處可見,近海淤泥裡到處插著養海蠣的條石,海岸上成片排列著豬圈、魚塘,而歷經十余年的建設,崛起於其上的同安新城正朝著產城人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不斷進發。
同安新城各項配套基本完善
按照相關規劃,廈門主要從基礎設施跨島布局、產業結構跨島優化、民生和公共服務跨島覆蓋、鄉村振興戰略等4個方面提出推進跨島發展。其中,同安重點發展生態休閑與文化旅游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健康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基地等。
藍天白雲、碧海銀灘、彩虹步道……同安新城風光旖旎。夏海濱攝
被定位為“科學灣區、未來之城”的同安新城,是踐行廈門跨島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在這裡,廈門市、同安區致力於打造出一個產城人融合、宜居宜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際化典范新城”,將同安新城打造成一個信息研發、高端制造以及新經濟、旅游度假等融合發展的新城。
“目前,新城各項配套基本完善,涵蓋了教育、醫療康養、商業、文體配套等。”同安新城片區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一直以來,同安新城按照“滿足需求,適度超前”原則,緊抓民生短板,搭建教育醫療體系,逐步推動城市重要優質服務功能向新城拓展轉移。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同安新城片區已建成各等級道路總長約200公裡,水、電、氣、污等市政基礎配套基本建成。其中,全長50.6公裡的環東浪漫線,同安段18.3公裡已全部建成——這條濱海步道,環繞整個環東海域岸線,節假日吸引游客日均超10萬人次,且是2020年、2022年廈門環東半程馬拉鬆賽舉辦地,日益成為廈門旅游新地標。
同安新城產城人融合進程日益加速。夏海濱攝
不僅如此,以環東浪漫線為紐帶,沿線酒店、公園、游樂園、體育運動、水上活動等文旅基礎設施星羅棋布。這條浪漫線上,不僅有廈門市最大的體育運動訓練中心,有方特夢幻王國、東方神話、水上樂園等三大主題樂園,年游客量約400萬人次,還擁有濱海高端酒店群。
“今年以來,片區深入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積極推動項目、產業、征遷領域齊頭並進且取得良好成效。”同安新城片區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
例如,在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方面,目前同安新城主次干路、支路網已基本建成,今年二季度新開工建設同安新城火炬學校周邊道路提升完善工程,完成雙溪大道(龍西路—民安大道段)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交通體系日臻完善﹔丙洲島南側護岸整治工程開工,瓊頭外側海域生態修復工程B標段清淤工作按序時推進,西柯片區景觀完善工程竣工,山清水秀的灣區岸線生態景觀加速成形、持續改善。
同安新城配套設施日漸齊全。夏海濱攝
民生配套品質也實現提升,已完成霞尾、何厝、劉山3個村整村搬遷征拆工作,及時保障了五緣實驗學校等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並開工建設了市民文體中心、廈門市教師進修學校等民生項目,中洲、西柯、星田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也已竣工預驗收,而太保家園提速建設中。
重大、重點項目穩步推進,銀城智谷二期已竣工預驗收,招商工作全面展開﹔銀城智谷集中商業已封頂﹔新經濟產業園4號地塊開園投用﹔五緣實驗學校、市教科院附屬中小學等項目正加快建設﹔同安新城西柯片區安置房、劉埭嘉園安置房已竣工預驗收。
此外,片區內商業配套日趨完善,銀城智谷愛琴海購物公園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全面啟動招商工作,預計今年年底開業﹔興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已開業或將入駐﹔美峰創谷辰星展覽中心已開放營業,成功舉辦首屆新型網絡犯罪偵查取証高峰論壇等大中型活動,並入駐了一批品牌商戶,預計今年10月將正式營業。
同安新城宜居宜業宜游。夏海濱攝
據悉,同安區接下來將繼續推動生成同安新城西柯片區景觀提升工程、同安新城濱海西公交場站項目等市政配套項目,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美峰公寓、軌道西洲變進線工程開工建設。
為廈門產業發展騰挪出空間
隨著廈門環東海域開發的持續推進,應運而生的同安新城,一個產城人融合的生態海灣新城也日漸呼之欲出。
值得關注的是,環東海域開發不僅保障了重要民生配套用地需求,也為全市產業發展騰挪出了空間。據了解,由天馬山延伸至同安灣海域,同安著力串聯起山海綠色通廊,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營造“園在城中”的綠色生活環境,打造出綠色生態濱海灣區,並於其間打造“科學灣區、未來之城”同安新城。
落址於同安新城的廈門科學城。夏海濱攝
今年3月底,籌備已久的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這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廈門首個“千人大會”,期間,大會發布2026年科技創新目標之一:“城市創新能力指數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前10位,把廈門打造成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海峽科技創新核心樞紐”,而逐夢“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廈門路徑被濃縮為“四個一”,包括在同安新城建設一個平台——廈門科學城,並於大會現場啟動廈門科學城。
綱舉目張,推進加速。當前,位於同安新城銀城智谷的廈門科學城Ⅰ號孵化器已建成投用,超30家企業入駐,這意味著廈門產業技術創新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這得益於產業招商質效的提升。今年以來,同安新城片區著力促進眾多重點招商項目落地,除了廈門科學城Ⅰ號孵化器交付使用外,還推動可靠性研究院、中關村硬創空間、梅花基金參投企業項目等重點招商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中科海銳(廈門)研究院等3家企業入駐新城。
同安新城銀城智谷夜色迷人。夏海濱攝
同時,依托“三谷”及科學城未來產業園等現有產業平台,同安新城加快打造創新創業活力區,推動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孵化聚集區。其中,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成果轉化基地落地科學城I號孵化器,已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技術等領域企業落地32家,轉移轉化重大關鍵技術7項。
此外,結合科學城產業發展方向,同安新城重點進行產業和金融招商,已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招商,拜訪高校、科研院所、基金小鎮共50余家,全力建造招商引資項目資源庫﹔今年二季度,舉辦中關村“醫工谷”創新創業論壇等創新創業活動30余場,服務企業100余家﹔在北京揭牌了廈門科學城首個域外“創新飛地”——廈門科學城(北京)創新成果培育基地。
數據顯示,同安新城“三谷”(銀城智谷、環東雲谷、美峰創谷)樓宇招商空間總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目前已入市65萬平方米,已銷售、租賃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未來,新城將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家居智造、現代流通、食品與都市現代農業等4條支柱產業,培育發展新文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綠意盎然的同安新城生態環境優越。夏海濱攝
“招商引資是一座城市的發展后勁所在,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備引擎’。”同安新城片區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同安區深度優化產業生態體系,持續發力服務保障,健全領導挂鉤、季度座談、要素保障等體制機制,及時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並持續打響擦亮“金牌店小二”“全馨辦”“銀城商事通”等優質惠企服務品牌,做實做優益企服務,吸引了眾多高新科技產業項目在同安新城等片區紛紛落地。今后,同安新城將持續加強招引資源項目,積極招引知名高校院所、頭部企業等項目落地、入駐,並加大科技金融支持,著力打造“基金+產業孵化聚集區”和“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加快建成產城人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同安新城持續向產城人融合生態海灣新城加速邁進,是同安區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健康發展的美好畫卷的寫照。”同安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將繼續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強化精准招商引資,加速重點片區規劃建設,深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譜寫富美新同安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篇章。(余乃鎏 楊心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