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武平:生態引領文旅融合 打造全國知名旅居康養小城

在2023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福建省委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資源大省向文旅經濟強省轉變,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更好為發展增光添彩、為百姓造福添福。
不久前,福建省文旅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市長談文旅經濟——聚焦“清新福建”系列策劃,生動呈現了福建各地市市長發展文旅經濟的新思路、新規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相關指示精神,延伸“市長談文旅經濟”宣傳效應和帶動作用,“書記縣長談文旅經濟”系列策劃將繼續呈現福建各縣(市、區)主要領導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思路與規劃,展現各地推動文旅經濟發展亮點和成果。
本期走進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
仙女湖霞光萬丈。修永清攝
武平縣地處閩粵贛三省結合部,被譽為“全國林改第一縣”。近年來,武平縣依托全國林改第一縣、福建省首個中國天然氧吧的獨特資源優勢,堅持把“旅游富民”作為縣域發展戰略。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統一規劃、全力提升、全方位塑造武平文旅康養品牌,聚力打造全國知名旅居康養小城。
煙雨雲礤。吳偉芬攝
強化頂層設計。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打造,發揮武平縣全域旅游發展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出台《武平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武平縣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武平縣促進旅游業發展政策》等,在文旅項目立項、政府貸款貼息、金融服務、土地保障、補助獎勵政策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立足實際,全力抓對接、抓融合、抓創新,發揮旅游融合發展功能,整合水利、住建、交通、農業、林業等部門資金。
梁野山景區。修永清攝
強化項目帶動。大力發展“五氧”產業(森林康氧、文化涵氧、運動健氧、美食滋氧、鄉村樂氧),重點打造五大基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學生研學基地、工會職工療養基地、企業團建基地、游客康養度假基地)。建立健全文旅重大項目建立縣領導挂鉤負責制,近年來,滾動策劃、推進實施一批文旅產業項目,建成了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公共文化中心、百家大院等一批文旅項目。“環梁野山”“環千鷺湖”“環六甲水庫”三大鄉村振興示范片建設如火如荼,引進鄉村旅游運營商開發管理,差異打造黃坊、新礤、大布等一批網紅旅游村。
鄉村旅游。武平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強化設施配套。合理布置城市旅游休閑功能,堅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推進城市和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與旅游功能深度融合,創造文明、安全、舒適、便捷的主客共享優質旅游環境。完成武平縣境內高速公路、國省道出境口、A級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公路沿線旅游交通標識系統建設。開通“果子帶你游武平”旅游巴士車和梁野山景區、千鷺湖景區、堯祿村、捷文村等旅游公交車,形成旅游“一小時交通圈”。
千鷺湖濕地。鐘文泉攝
強化業態培育。堅持市場為導向,用共情發展的思維,站在游客的精神和情感層面,因地制宜,發展一批不同主題、不同業態的個性化旅游產品。開發“5”字頭系列旅游產品和“五氧”系列文創產品,策劃推出“武平風物集”“武平五寶”系列旅游商品。開發菌菇宴、非遺一桌菜等,滿足游客味蕾。發揮武平優勢旅游資源,串點連線策劃生成“梁野山生態之旅”“火紅世界紅色之旅”“興賢坊文化之旅”“騎游武平康養之旅”“四季田園鄉村之旅”等五條文旅康養精品線路等五條旅游精品線路。
青山綠水好騎行。馬莉萍攝
強化品牌打造。促進“自行車+旅游”深度融合,開發武平智慧文旅騎游平台,在城區及景區景點、鄉村旅游景點設置騎游驛站。持續推動縣直機關干部騎行活動,舉辦七夕騎游、梁野山山地自行車爬坡賽等體育旅游品牌賽事活動,唱響“騎游武平·騎樂無窮”旅游主題口號,加快建設中國騎游勝地。強化文化產業賦能,積極打造“武平故事會”“武平漢劇”“音樂黨課”等特色文化品牌。
花田喜事。鐘文才攝
強化精准營銷。搶抓國家支持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龍岩與廣州開展對口合作等重大機遇,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主要客源地市場,實施精准營銷,牽頭成立閩粵贛旅游聯盟,實現客源互通、品牌共建,打造“三省一日游”精品游線。圍繞重大節假日、高鐵開通等重要時間節點,加強與旅行商合作,開展旅行商踩線活動,舉辦採購大會,加大宣傳推介,精准引流客源。同時,瞄准央企、國企以及商會,大力開拓團建、療休養客人。綜合利用傳統媒體平台和新媒體手段,運用社交電商、粉絲經濟等網絡營銷新模式,深化營銷宣傳,力推全民營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