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古田:“圓瑛故裡”文化名片讓閩台“親上親”

葉青卿
2023年09月29日11: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翠屏湖畔,福建省古田縣平湖鎮的端上村格外寧靜。

初秋午后,幾縷陽光照進了老人俱樂部古朴的磚木老屋,老式壁扇正“吱呀呀”地轉來一絲絲涼意,幾位老者躺在竹床上正看著電視。問及是否知道圓瑛小學,年近八旬的老人林德春立刻打起來精神:“我小時候就在這個小學上學,以前叫‘端浙小學’。”

年近八旬的林德春(圖左)幼年時曾在圓瑛小學就讀。人民網 葉青卿攝

年近八旬的林德春(圖左)幼年時曾在圓瑛小學就讀。人民網 葉青卿攝

“端上村中,圓瑛吾校,就學男女,歡聚一堂。訓其所短,練其所長。五音並進,入德俱揚。專為教育,前途放光芒。”老人們依舊能唱出當年的校歌,他們說是圓瑛法師讓他們有書念。

1943年,端上村要建小學,苦於資金匱乏,鄉親們向情系桑梓的圓瑛法師求助。經他全力籌資,“端浙小學”於1946年落成,辦學數十年。

圓瑛小學現為圓瑛法師紀念堂。人民網 葉青卿攝

圓瑛小學現為圓瑛法師紀念堂。人民網 葉青卿攝

圓瑛法師是何人?

圓瑛法師(1878年-1953年)是從古田縣平湖鎮端上村走向世界的我國近現代愛國高僧,曾講經於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和台灣等地,九涉南洋﹔抗日戰爭時期,組織僧侶救護隊,興辦難民收容行,發起“一元錢救國運動”,多次趕赴南洋募資援助抗戰。他提倡的“大慈悲、大無畏、大無我”精神,對東南亞和港澳台佛教界產生深遠影響,身體力行地搭建起海內外佛教情緣、文化認同的橋梁。

今年是圓瑛法師誕辰145周年,也是圓瑛法師圓寂70周年。9月26日,圓瑛法師與宗教中國化論壇活動在古田縣舉辦。來自各地的高僧大德、佛教中國化的研究學者、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圓瑛文化愛好者共聚古田,緬懷圓瑛法師弘法利他、愛國愛教的一生,展開文化交流,增進文明互鑒,向世界傳遞了文化多樣並存、平等和諧、相互圓融的精神理念。

圓瑛法師與宗教中國化論壇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圓瑛法師與宗教中國化論壇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閩台佛教乃是一脈相承,歷來情緣深厚,圓瑛大師於1923年入台弘法,在閩台佛教交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擴大圓瑛文化在兩岸的影響力,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交流,古田縣以極樂寺為載體,秉持“弘揚圓瑛文化、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古田極樂寺對台交流同根同源的關系,成功爭創了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論壇上,來自台灣的多位佛教界人士與大陸嘉賓共同為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揭牌。

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揭牌儀式。人民網 陳永整攝

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揭牌儀式。人民網 陳永整攝

極樂寺是圓瑛法師家鄉的道場,1932年毀於戰火,1937年經圓瑛法師募緣重建,為家鄉留下了豐厚的物質和文化遺產,作為兩岸圓瑛法脈的交流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古田縣不斷加強圓瑛文化挖掘保護,積極弘揚宣傳圓瑛文化,不斷提升“古田極樂寺”知名度,吸引前來參觀考察、旅游觀光、佛法交流的台灣游客達一萬多人次,2021年以來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2010年以來,古田縣舉辦兩屆“圓瑛杯”書畫展,收到來自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七百多位作者創作的書畫作品1100件,兩岸同胞通過書畫藝術形式共同弘揚圓瑛文化。此后,古田縣還多次舉辦周年紀念活動和文化研討會,推進古台多領域、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合作。

參觀者在“復興之路·圓瑛之光”書畫展上賞析作品。人民網 葉青卿攝

參觀者在“復興之路·圓瑛之光”書畫展上賞析作品。人民網 葉青卿攝

“圓瑛大師與宗教中國化論壇是全國性大會,也是一次詮釋圓瑛文化內涵,展示古田文明風採的重要契機。”古田縣委副書記、縣長許鋒說,“要以舉辦論壇為切入點,著重培育‘菌菇之都,圓瑛故裡’文化品牌,把‘古田好’的口碑傳播出去,把‘古田美’的形象樹立起來。”

據了解,近年來,古田縣充分運用陳靖姑信俗文化、圓瑛文化等資源優勢開展對台交流,通過線上線下活動,拓展交流渠道,增進兩岸民眾間的文化認同與共識。古田臨水宮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對台交流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和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古台交流搭建了橋梁。在此基礎上,古田將極樂寺打造成為圓瑛兩岸法脈交流中心、兩岸交流基地,有利於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植心靈根脈,共同推進古台多領域、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從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強化組織保障五個方面提出21條內容。

“我們多措並舉服務台胞,持續落實落細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惠台利民政策,打通服務台商台胞的最后一公裡。”古田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成立於2000年的福建鐵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古田縣黃田鎮的台資企業,從事金屬制品制造業,年產鑄件5000噸,產值達2.1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寧德市重點企業,是全球最大的不鏽鋼五金管件生產基地,產品遠銷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從事預制菜、加工蔬菜業的台資企業素時代(福建)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雖成立不到2年時間,卻依托古田“中國食用菌之都”的產業優勢,專注開發猴菇為主要原料的素食系列產品,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台資企業發展既是發展兩岸關系的需要,又是助力古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田正致力於打造“素食之都”。人民網 葉青卿攝

古田正致力於打造“素食之都”。人民網 葉青卿攝

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

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表示:“古田縣將努力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古田極樂寺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古田臨水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作用,積極為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作出古田應有的貢獻。”古田正依托同宗同源的文化共識,搭建起深化兩岸人文交流的橋梁,同時加強對台交流與合作,讓兩岸同胞合作更加密切,交流更加熱絡,親情更加緊密。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