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兩項目入選全國山水工程首批優秀典型案例

10月10日至11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在北京召開山水工程推進會,會上公布了山水工程首批15個優秀典型案例。福建省閩江流域山水工程子項目福州市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及入侵物種綜合治理項目、將樂縣常上湖生態保護修復示范項目上榜。
閩江河口濕地。福建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閩江流域是兼備陸地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試點流域,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福州市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及入侵物種綜合治理項目精確識別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管理單元存在生態問題,聚焦生態系統受損嚴重且保護修復治理迫切的區域,精准施策,解決閩江河口濕地存在的互花米草入侵、水鳥棲息地減少和海漂垃圾等問題,保護珍稀瀕危水鳥棲息地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穩定。工程以流域協同保護和入侵物種治理為主線,構建採取生態保護、生態治理、水系修復、人居環境整治等末端綜合治理體系,通過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實現生態修復技術建研一體化,打造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世界名片。
2020年,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入選“中國重要濕地”名錄、“福建省開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示范基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及經驗做法推廣清單”。202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2023年,正式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將樂縣常上湖。福建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將樂縣常上湖生態保護修復示范項目按照“保護優先、自然修復、工程輔助”的原則,引智借智,與多所高校合作,確定了“一核、兩帶、六片區、多節點”治理目標,堅持治山、治土、治水、治窮同步推進,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從山水林田湖草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出發,統籌山、水、林、田、湖、村六大要素,實施廢棄砂場治理、五水共治、恢復生物多樣性等工程,打造“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體,構建“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常口,探索“山水林田湖+生態提升+產業振興”發展路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2021年,將樂縣被授予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入選2022年度“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常口村成為網紅打卡地、綜藝拍攝取景地、“中國碳票第一村”。(陳碧露 鄭與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