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扮靚美麗鄉村、繪就“詩與遠方”  廈門蓮前街道探索城中村治理有效路徑

2023年10月13日10:21 |
小字號

幾乎每個周末,家住廈門島內的李女士總要約上三五好友,穿戴好運動裝備,沿著盤旋而上的柏油路,一路小跑到達坐落在這座“海上花園”城市中央的思明區蓮前街道東山社、東坪山社這兩個相鄰高海拔自然村落,最后在此擇一處歇腳,叫上一杯咖啡,置身山間美景中談笑風生。

清晨聽鳥鳴,夜晚觀繁星。如今,空閑時,像李女士一樣,越來越多的廈門市民喜歡來到東山社、東坪山社,赴一場休閑健身之約,在喧囂的城市中尋覓一處安靜地,把身心的倦怠交給山風、水霧……

這樣的吸引力來自東山社、東坪山社這兩座被廈門“城市綠肺”東坪山合圍的村子,獨特的地貌,留下了獨特的美。這裡森林覆蓋率超過80%,道路通暢,房前屋后干淨整潔,休閑設施完善,業態越來越豐富。

據了解,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聚焦制約城中村治理的深層次問題,推進全域改造、徹底改造,打造具有廈門特點的高素質高顏值城市社區。

經過整治后,東山社、東坪山社房前屋后干淨整潔。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經過整治后,東山社、東坪山社房前屋后干淨整潔。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我們貫徹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造宜居社區、宜業社區、智慧社區、和諧社區的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工作指引,以黨建為引領,主動探索‘六村’工作思路,推動東山社、東坪山社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工作。”蓮前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強表示,今年以來,蓮前街道通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堅持“支部帶村、民主管村、生態美村、依法治村、發展興村、智慧強村”,以打造廈門城市中心最大的“生態景區、休閑客廳、旅游目的地”為定位,從而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實現“產業現代化、治理現代化、人的現代化”。

生態美村,刷新村庄顏值

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不少攝影愛好者涌上位於東山社、東坪山社的東山水庫邊上,隻為記錄“水中落羽杉”秋景。

坐落在東山社、東坪山社的東山水庫“水中落羽杉”景致。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坐落在東山社、東坪山社的東山水庫“水中落羽杉”景致。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今年年初,全長13.6公裡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正式對外開放。這條城市空中走廊不僅串起了東山社、東坪山社兩個自然村,也讓坐落在這裡的東山水庫混搭出了另一種色彩——水邊曲徑通幽,鋪開了城市的層次感﹔時不時飛來的空中精靈們,搭配出另一種生態美景﹔水中的落羽杉,讓人滿眼都是暖色調。

從幾年前的一灘臭水,到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東山水庫正是東山社、東坪山社顏值蝶變的一個縮影。

“早前,這裡還是一片違建搭蓋、雜亂無章的景象。”參與東山社、東坪山社環境大整治的蓮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傅招榮介紹,變化從2019年開始,街道組建了一線專班,開啟了“生態美村”的序章。

通往東山社、東坪山社的公路“穿梭”在綠意蔥蘢間。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通往東山社、東坪山社的公路“穿梭”在綠意蔥蘢間。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拆違、補綠、人居環境整治,是治理的第一步。彼時,為了凝聚多方合力,解開村民的“思想疙瘩”,蓮前街道深化“近鄰”黨建,圍繞支部帶村,完善了“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村社黨支部-村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架構,發揮老人協會、鄉賢理事會、村民小組的頭雁力量,進行包戶聯片。同時,社區“兩委”帶領村民代表到周邊示范村學習參觀,黨員也帶頭整改房前屋后,讓大家提前看到成效,用真心換取放心。

僅僅半年,東山社、東坪山社的山林露出了原本翠綠,更多鳥兒在這裡安家,“一房、二路、三村庄、四景區”的向往逐步變成了現實,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遇見“詩與遠方”。

智慧強村,助力管理升級

“世外桃源”裡也藏著“大智慧”。

東山社、東坪山社地形特殊,道路崎嶇,村民分散,如何打通基層的“神經末梢”,提高治理效能?答案是靠科技。

坐落在山裡的東山社、東坪山社一派綠意蔥蘢景象。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坐落在山裡的東山社、東坪山社一派綠意蔥蘢景象。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在這裡的黨群服務中心,有一面大屏,上面可以看到村庄的3D全景圖,以及空間、出租房、建筑物等一系列詳細的數據信息。這便是東山社、東坪山社打造的城中村智慧管理平台。

東坪山社村民網格員傅維勇就從這個智慧管理平台獲益,“隻要依托一把手機,足不出戶就可獲悉垃圾滿溢、車輛違停等村容村貌管理問題,形成閉環高效處置。”

據悉,東山社、東坪山社打造的城中村智慧管理平台,破解了網格服務、城市管理、安全管理、治安防控、消防管理等治理基礎問題。此外,平台還實現了諸如文旅服務、智慧門禁、危房預警、煙火告警等更多個性化的功能,打破了傳統的管理模式,讓治理更精細化、更現代化。

風景美如畫的東山社、東坪山社一角。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風景美如畫的東山社、東坪山社一角。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同時,東山社、東坪山社努力強化隊伍建設,組建兩支以村“兩委”為隊長、護林員為主干的群防群治隊伍,通過部門協作,合力解決山上交通、消防、森防、治安等問題。

為了暢通居民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護的渠道,東山社、東坪山社加強網格員和居民之間的互動聯系,深入收集社情民意﹔形成“一格四員”的結構,推動各方共同參與網格內微治理﹔制定鄉規民約,引導村民自管自治、共建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強化議事協商能力,完善民主協商機制,創新議事聽評制度,讓群眾在村庄公共事務中“唱主角”。

發展興村,壯大集體經濟

宜居也要宜業,有了空間,要怎麼發展?

隨著人流量的增多,這幾年,東山社、東坪山社聚焦“發展興村”,全力打造“原鄉東山、文化東坪”,老宅變身咖啡館,閑置房改造為民宿、餐飲店。每到周末,這裡的咖啡,甚至會一杯難求。

坐落在東山社、東坪山社的一處休閑場所。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坐落在東山社、東坪山社的一處休閑場所。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輸血”更要“造血”。在村“兩委”幫帶下,東山社、東坪山社村民們自發經營起了圍爐煮茶、露營、農家樂,解鎖了新業態,給村庄帶來了效益,也帶來了人氣,走上了生態惠民的道路。

今年2月以來,東山社、東坪山社還利用閑置空地,改造完成10個停車場,解決了山上停車難的問題,並同步加強運營管理,規范收費標准,增加了集體收入。

“綜合整治后,東山社、東坪山社建立起‘政府引導、企業運營、村民參與’的共建共享機制,推動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國企合作參與片區發展提升。”蓮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傅招榮表示,“當地居民也能走上吃旅游飯、獲生態利的生態惠民之路!”

東山社、東坪山社環境優美,已成為城市中的“詩與遠方”。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東山社、東坪山社環境優美,已成為城市中的“詩與遠方”。思明區蓮前街道供圖

據悉,接下來,東山社、東坪山社將以村企合作的形式,發展一體化大文旅,打造森林圖書館、成功棋院等項目,推動觀光農旅、研學康養等產業可持續性發展。此外,片區還將探索“大物業”管理模式,把經營商戶統一納入合作社管理,實現更有生命力的自我發展。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