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市湖裡區:城中村煥新顏  惠民生補短板

2023年10月20日10:07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城中村煥新顏 惠民生補短板

后埔街鐵皮搭蓋拆除后,彩色的“小火車”攤位取代過去的鐵皮屋,助力激活“夜經濟”。(江頭街道供圖)

后埔街鐵皮搭蓋拆除后,彩色的“小火車”攤位取代過去的鐵皮屋,助力激活“夜經濟”。(江頭街道供圖)

10月19日,一場聚焦依法拆違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現場會在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后埔社區舉行。區委主要領導帶隊,數十名干部深入一線,看治理成效,聽經驗分享,談破解思路,悟思想原理……

“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是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階段性重點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的具體行動,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湖裡區主要負責人表示。

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湖裡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把城中村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抓手,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生動實踐,努力探索一條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新路徑,打造具有廈門特點的高素質高顏值城市社區。

實干見效

敢為善為啃下“硬骨頭”

推開窗,潘用水深深吸了一口氣,這口清新的空氣,他盼了多年。

潘用水住在呂嶺綜合樓小區,高高興興買的新房,周邊卻被違章搭蓋成1000平方米的餐飲聚集區,油煙四季不斷,“四害”常年出沒,房子,成為潘用水的心病。

轉機出現在今年4月。第一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湖裡區上下先學一步,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把實際工作與主題教育、城中村治理、文明城市創建等結合起來,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

然而,呂嶺金彩花苑違建年代久遠,利益盤根錯節,整治難度巨大。怎麼辦?“群眾的呼聲就是最大的底氣!”8月上旬,江頭街道黨工委組織成立金彩花苑歷史違建集中攻堅行動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挂帥,抽調街道精干力量,聯合江頭城管中隊、江頭派出所、江頭市場監督所等執法力量組成工作專班,集中進駐、一線督導、強力推進。

面對部分商戶提出缺場地、缺人力等搬遷困難的情況,指揮部疏堵結合,第一時間協助商戶找尋相關場地,最大限度減少阻力。同時會同城管、市場監管、安監等職能部門,全天候全方面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及時處置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依法拆違工作落地見效。

9月19日,湖裡區主題教育全面動員部署,隔天,金彩花苑違建地塊零賠付拆除啟動,潘用水等業主激動歡呼,民憂在黨員干部的實干擔當中化解!

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主題教育強化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湖裡區按照難易結合、交替進行、各個擊破的原則,將后埔街、雙浦路506地塊、鷺寶公寓等區域的歷史違建陸續拆除,為區域整治提升打開了空間,創造了環境,贏得了先機。

“家門口的路寬了,夜晚寧靜了,幸福感越來越強。”呂嶺花園小區居民黃德興感慨地說道。

當天現場會,干部們“踩點”拆除違建后的改造點,邊看邊學邊記:要敢於向利益鏈開刀,堅決按照時間節點,倒排進度,一戰到底﹔要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三級組織鏈條,構建一貫到底的指揮體系﹔要把依法拆違作為底線,推動各個項目相互促進、聯動推進……湖裡區以學促干的氛圍愈加濃厚,城中村治理工作再加力、再推進。

深入一線

查實摸准高效促更新

敢碰真問題,敢啃“硬骨頭”,高效破解城中村治理的“頑疾”,關鍵在於摸清問題症結。

湖裡區弘揚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把調查研究作為破解歷史違建難題的重要抓手,深入一線挖根源,著力精准定對策,努力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

“通過部門調閱資料,周邊群眾訪談,沿街商家暗訪等方式,我們對各個歷史違建進行了詳細摸排,全面了解它們的成因、主體、影響等,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應對有招。”江頭街道相關負責人在當天的經驗分享會上介紹說。

以鷺寶公寓項目違建拆除為例,街道通過調研走訪,對未拆除12戶的主要訴求、房屋結構、家庭組成、經濟收入及社會關系進行系統分析,梳理劃分出難、中、易三個類型,而后分類施策,逐步推進,為找准破解問題的突破口奠定了基礎。

用“腳力”察實情,用“耳力”聽民聲。湖裡區既突出用心,由區領導帶頭,職能部門跟進,反復、多次深入調研,切實把問題搞清楚、把症結搞明白,也突出用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民生關切,補短板、提服務、促經濟。

如今,走進后埔街、雙浦路506地塊、鷺寶公寓、金彩花苑等曾經困擾居民群眾的歷史違建現場,這些曾經的“城市病”,已然換了新模樣,成為城市有機更新中新的活力點,居民幸福生活中新的風景線。

聚焦周邊群眾停車難題,雙浦路506地塊、鷺寶公寓部分區域,新建近150個停車位,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每年也給村集體增加收益達40余萬元﹔合理利用鷺寶公寓,由禾山建發投資100多萬元,設立33間集裝箱管理用房,解決后埔巡防隊員、江頭派出所輔警等30余人周轉房需求,緩解后埔城中村整治提升項目強弱電物料周轉場所不足的困難﹔后埔街鐵皮搭蓋拆除后,彩色的“小火車”攤位取代過去的鐵皮屋,成為激活夜經濟的攤規點,不斷促進文旅商融合。目前夜間市場擁有近50個攤位,日均營收近4萬元,整體運行態勢良好。

以學促干

聚智奮進提升幸福感

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本次現場會還結合區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第二期讀書班,通過學思踐悟、學以致用、以學促干,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湖裡區委主題教育第二期讀書班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以人為本的民生事業發展”主題,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關於調查研究論述摘編》等內容,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對調研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形成破解難題的思路措施。

舉辦讀書班,目的在於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

多年來,廈門深入貫徹“提升本島、跨島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全力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作為經濟特區發祥地的湖裡區,勇擔責任使命,加速建設“兩高兩化”中心城區。

目前,湖裡區有城中村22個,面積6.43平方公裡,總建筑量約1.4萬棟,居住人口約51萬人、約佔全區總人口的一半。為補齊城市治理短板、維護平等均衡、實現共同富裕、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裡區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先后制定了《城中村空中纜線整治實施方案》《城中村綜合治理方案》,確定了17個城中村按照“兩改造三提升”進行綜合整治,並以湖裡街道后浦社區為試點,迅速推進城中村綜合整治各項工作。

眼下,湖裡區正凝聚全區合力,高質量落實“空間梳理和四打通”——湖裡街道累計開展了6場座談會、入戶20余次、發放《一封信》575份,動員引導居民自行拆除違建﹔殿前街道實行挂圖作戰,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禾山街道黨員帶頭作表率,主動拆除自家房前屋后的違規搭蓋、私設的鐵門等﹔金山街道配齊配強網格力量,實現網格全過程全要素自我保障……

“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實現‘高質量落實空間梳理和四打通’,都離不開拆除違法建筑,需要區、街道、社區、網格高度協同、動真碰硬、堅持不懈。”湖裡區主要負責人說,接下來,湖裡區仍將把“高質量落實空間梳理和四打通”要求落到實處,交出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高分答卷。(廖麗萍 鄧婕 陳瑜瑾 平宇海 陳佳榕)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