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揚優乘勢 以融促榮 加快打造文旅經濟新高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2023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福建省委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資源大省向文旅經濟強省轉變,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更好為發展增光添彩、為百姓造福添福。不久前,福建省文旅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市長談文旅經濟——聚焦“清新福建”系列策劃,生動呈現了福建各地市市長發展文旅經濟的新思路、新規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相關指示精神,延伸“市長談文旅經濟”宣傳效應和帶動作用,“書記縣長談文旅經濟”系列策劃將繼續呈現福建各縣、市、區主要領導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思路與規劃,展現各地推動文旅經濟發展亮點和成果。
本期對話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區長鄭群星。
人民網:涵江依山傍水,發展文旅經濟的潛力和突出優勢有哪些?
鄭群星:涵江地處福建沿海中部,北承福州都市圈,南連廈漳泉都市圈,有“東方威尼斯”“小上海”等美譽。獨特的城市區位、便利的交通條件與特有的文化底蘊、產業基礎、特色美食等也成就了涵江在文旅“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上更為突出的比較優勢。
近年來,涵江圍繞“打造現代產業強區,建設生態宜居涵江”目標,久久為功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榮獲了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平安建設示范縣區等榮譽,為文旅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3年上半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實現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4.3%、36.9%。
美麗涵江。莆田市涵江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一是山水相依的生態稟賦。涵江地處莆田的母親河——木蘭溪的入海口,境內山海平原兼備,河網水系縱橫,濕地湖泊眾多,境內最大天然淡水湖——白塘湖也點綴其中。涵江將水元素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建設,以水為魂、以山為脈,構建起“城在森林中,村在花園中,路在綠蔭中,人在美景中”的城鄉生態體系,涵江全區森林覆蓋率高達68.1%,還擁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白塘秋月、寧海初日、雁陣歸舟等八幅勝景。
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莆田市涵江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二是賡續千年的歷史文脈。涵江不僅是史學家鄭樵、御史江春霖等名人故裡,也有蘿苜田、東大村等多元融合的古民居群落,見証了彼時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南洋貿易的繁榮,涵江全區現存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29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38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4處。近年來,涵江區堅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戲,將涵江的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景區景點進行有效串連,重點打造了“品味時光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線路,讓深植於民間、溶於血液的文化認同和屬於涵江特色的文化自信,有了一個更好的載體,推動以蘿苜田為代表的歷史街區、以東大僑鄉古民居為代表的傳統風貌建筑煥發新活力。
百威雪津啤酒制造基地。李翔攝
三是獨具匠心的工業文化。涵江建有亞太單體最大的啤酒工廠和全國最大的海帶生產基地之一,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建成了啤酒博物館、海帶博物館等工業旅游景區,讓廣大游客在打卡美食美酒的同時還能身臨其境,感受工業魅力。涵江還有傳承千年的木雕藝術,四君子古典家具非遺作品和陳橋家具園中精益求精的紅木家具,無不透出涵江匠人的精湛技藝,讓人駐足流連。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雙福村。陳琳攝
四是閑散愜意的小城時光。涵江區現有全國美麗休閑鄉村(重點旅游村)2個、省級美麗休閑鄉村3個、省級農業休閑示范點5個。產自涵江的雲度新能源車可以帶著游客的憧憬,去體驗涵江的山海情、煙火氣,“萩山來信”“入山隨宿”等民宿、露營地以及雙亭御溫泉、南壇溫泉為游客提供了更多親近自然的私享空間,“我在大洋有畝田”等農文旅業態營造了城市久違的田園野趣,更有《山水間的家》展現的詩意棲居值得打卡留念。
五是別具一格的地道美食。涵江的好山好水好生態,孕育出哆頭海蟶、江口海蠣、大洋冬米、萩蘆枇杷等美味食材,還有江口鹵面、新縣方糕、鹽焗子魚等美食,每一口都是涵江天然食材、飲食文化高度融合的濃濃鄉味。
萩蘆鎮全域旅游正當時,“萩山來信”露營地引客來。張鳳英攝
人民網:涵江在發展文旅經濟理念思路是什麼?
鄭群星:涵江生態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交通運輸便利,文旅經濟發展基礎優勢明顯,堅持以“文旅融合”為路徑,以“產業繁榮”為導向,全力構建“城區為心、山海聯動、五色開花、八線示范”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將涵江打造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濱海新城。
夾漈草堂。陳劍請攝
人民網:下一步,涵江還將出台什麼政策和措施及規劃來支持與推動全區文旅經濟的發展?
洋尾村——莆田市首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陳琳攝
鄭群星:一是突出“大文化”融合。涵江將圍繞文旅相融共榮的目標,深入挖掘、串聯整合媽祖、鄭樵、莆商、僑鄉、紅色歷史等本土文化元素,加快打造多位一體的“涵江文旅+”文化旅游體系,更加全面直觀地展現涵江的特色與內涵,做大做強城市IP。實施涵江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創新拓展文旅宣傳方式,全方位講好涵江故事,帶動文旅品牌持續提升。
精釀品牌“059海岸線精釀公社”。蔡昊攝
二是突出“大品牌”驅動。涵江將以龍頭帶動激活全域旅游發展引擎,借力赤港服務區“雙開放”打造“福建特色、全國領先”的交文旅融合示范區契機,提速啤酒產業延鏈強鏈和啤酒小鎮建設,全力打造中國啤酒智造之城。依托莆田市“莆陽賞秋”等系列活動開展,重點發力白塘湖生態綠心、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等保護開發,打造好充滿涵江元素的城市會客廳。
莆涵大道加快城涵一體化。蔡昊攝
三是突出“大載體”承載。涵江將堅持優化文旅體驗的目標導向,加快聯十一線跨“兩溪”大橋、江涵大橋等區域聯通項目建設,實施A級旅游景區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完善文旅產業配套,帶動全資源、全要素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進一步豐富涵江“五色”主題旅游線路,帶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探索推進“數字文旅”建設,加快文旅數字載體和智慧景區開發,讓游客感受“一碼入涵江、VR觀全域”的旅游新生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