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著力提升移民群眾幸福感  莆田規劃建設“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

2023年10月30日14:28 |
小字號

近日,莆田市城廂區“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規劃建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系莆田市庫區移民開發局與莆田市城廂區為提升東圳庫區移民群眾幸福生活指數,創建莆田市市民宜居、宜研、宜游后花園,並就環東圳水庫生態環境、風土人情、周邊景區,因地制宜傾力打造的一大城市品牌。

悠然棲夢省級移民后扶示范區。

悠然棲夢省級移民后扶示范區。莆田市委宣傳部供圖

東圳水庫,位於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是莆田市“大水缸”,建成於1960年4月,總庫容4.35億立方米,是當時福建省的第二水庫。自建庫以來,廣大東圳庫區移民群眾經歷了4次搬遷,常太鎮28個行政村中有23個移民村。近年來,莆田市相關主管部門以及常太鎮政府根據《東圳水庫水環境保護條例》,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水質安全以及水生態健康的同時,著力幫助庫區移民發展生產、提高生活水平。

莆田市庫區移民開發局陳萍局長介紹,水庫移民后扶工作從原來的移民群眾對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基本生活保障要求,逐漸提檔到提升移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重心的生活品質追求上來。近年來,尤其是2020年福建省開展“水庫移民后扶示范區”工作以來,庫區移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高。

移民精神與休閑步道

移民精神與休閑步道。莆田市委宣傳部供圖

以莆田市城廂區“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為例,為有效解決庫區移民村“欠發達”短板,打造庫區發展樣本、推動庫區鄉村振興。莆田市庫區移民開發局積極探索該片區移民村支柱產業,策劃並建設智慧觀光果園、民俗一條街等10多個項目,借力莆田市九龍谷、九鯉湖2個4A級景區的流量優勢,充分吸納景區流量轉化成示范區鄉村振興的動能,以起點高、規模效益優、影響覆蓋廣、社會反響好等高標准進行統籌策劃,竭力提煉祈夢、龍鳳等IP。

八卦古厝。

八卦古厝。莆田市委宣傳部供圖

項目建成后,莒溪示范區形成了以“悠然棲夢”為主題,悠然漫道、莒溪漫道2條主軸,八卦古厝、研學基地、龍鱗鳳羽、紅磚文創、鄰裡中心、幸福家園、圖圖荷花、棲夢民宿、尋夢花海等多點串聯,猶如一張秀美畫卷,百花齊放、次第展開﹔一幅安靜、悠閑、富足的農、文、旅結合的世外桃源新農村生活畫面躍然紙上﹔一個“莆仙文化+庫區鄉愁+移民精神+休閑旅游+創意產業+健康養生”的庫區鄉村振興發展新業態悄然形成。

移民村安居樂業。

移民村安居樂業。莆田市委宣傳部供圖

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志偉表示,自“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建成后,返鄉創業人群逐年遞增,移民群眾人均收入提升了40%,同比超過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800元。移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感顯著提升。

田園風光型水庫移民美麗鄉村。

田園風光型水庫移民美麗鄉村。莆田市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截至2023年9月,全省已先后實施四批次共54個省級大中型移民后扶項目示范區。經過省、市、縣(區)三級共同努力,示范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涌現出一批田園風光型、文化特色型、產業發展型的特色水庫移民美麗鄉村,移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