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龍岩永定區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

礦山復綠 綠草生金(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王崟欣
2023年10月31日11: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礦產資源豐富。曾經的大規模開採導致這裡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永定區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對礦山地形地貌、生態狀況、氣候水文、生物多樣性等進行綜合分析,分階段、分任務、分工程量、分類施策開展整治,礦山生態修復效果顯著,為推動礦區產業轉型打下基礎。

  

  多年前,當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在一次干部會上提出要打造全域旅游城市時,干部們面面相覷:全國重點產煤區,還能靠旅游吸引八方來客?

  近年來,永定區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一座座傷痕累累的山體,正恢復綠樹蔥蘢。永定區,也走上產業轉型之路。

  堅定決心,全面治理

  車子沿山路走了長長一段,再經過一段顛簸的土路,來到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虎崗鎮虎東村鄭坑自然村的一處廢棄礦山前。放眼望去,群山連綿,一塊塊裸露的採煤區域就分布其中,格外顯眼。

  下車,塵土扑面,空氣中依稀能嗅出煤的味道。“這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空氣裡都是灰塵。”永定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陳樹淦告訴記者。

  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煤炭鄉鎮轄區面積約600平方公裡,煤炭年產量最高時可達713.9萬噸。可隨著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源型城市優勢不再,煤炭開採對生態的破壞卻越發明顯。

  當地對礦山的態度是復雜的。“一方面,礦山對發展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開採煤礦確實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永定區自然資源局局長翁志強介紹,“生態破壞直接表現為地質環境受損、河道污染、水土流失。”

  2012年起,永定區開始探索礦山綜合整治,並進行了多項嘗試——關閉取締無証礦山,整合重組持証礦山,明確“誰開採,誰治理”原則。“但由於治理手段不成體系,尤其是針對廢棄無主礦山的修復力度和決心不夠大,治理效果不盡如人意。”翁志強說。

  礦山修復,資金是關鍵。點多、面廣、分布散亂,大量資金從哪兒來?

  2021年底,財政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支持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的通知》,安排資金專門支持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永定區迅速成立申報工作領導小組,抽調自然資源、財政、林業、礦業集團等部門集中辦公,6個產煤鄉鎮也相應成立工作小組。2022年6月,永定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入選國家級示范項目,獲3億元中央財政補助。永定區同步地方配套資金,引入社會資本,今年3月,總投資5.48億元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開始進行。

  摸清家底,分類修復

  在鄭坑村的這處廢棄礦山點,警戒線拉出一片施工區域。3輛挖掘機以每天1500立方米的運輸量清運現場的煤矸石。一塊整治后的平緩土地上,不久前扦插的小樹苗已長出新葉。今年初,永定區啟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正式開工的第一鏟就在這裡挖下。

  永定區煤礦開採的南方傳統小煤礦“小、散、亂”。由於缺乏治理先例,起初,接到任務的同志直言“心裡很沒底”。

  要整治,摸清家底是前提。對照著上級自然資源部門下發的廢棄礦山圖斑,永定區自然資源局對全區礦山開展全面“體檢”,綜合分析礦山地形地貌、生態狀況、氣候水文、生物多樣性等特征。這次“體檢”,永定區總共核實廢棄礦山圖斑194個,明確廢棄礦山修復點53處,並決定分階段、分任務、分工程量開展整治。

  鄭坑修復點成為首批12個修復點之一。陳樹淦介紹,煤矸石是礦山開採中的固體廢物,對水質、山體都會造成破壞,清運煤矸石是恢復礦山山體風貌的第一步。目前,煤矸石清運修復點已由12個擴展至36個。

  “南方小煤礦的治理難點在這塊區域體現得尤為集中。”陳樹淦說。“一塊約300畝的作業區,就集中了不同類型的地形特點。有平地、有緩坡、有陡坡,這意味著在同一塊區域,我們就要設計出針對不同採礦區域地形特點的治理方案。”項目設計單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現場負責人孫侃解釋。

  陳樹淦介紹:“煤矸石清運只是第一步,清運后的土地如何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才是關鍵——煤矸石清運后地塊不同位置種什麼植被,植物能不能長好,都需要嘗試。”與設計方、專家等多次論証、試驗后,永定區採取分類修復措施:將修復點山上坡度大於25度的地塊修復成林地,栽種本土樹種﹔坡度小的非林地等地塊修復成耕地,並配套建設截排水溝或引水渠。

  據介紹,該修復點預計新增耕地40畝。截至今年9月底,永定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已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652公頃,修復廢棄礦山18處,另有18個廢棄礦點正在加快修復中,總計劃數完成過半。

  礦山復綠,產業轉型

  礦山修復,是奔著發展去的。治理工作開展之初,永定區就在思考——礦區轉型后的產業怎麼辦?如何給百姓帶來生態紅利?

  在工作專班的邀請下,同為龍岩人的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來到永定區考察:“礦山生態脆弱,污染物多,而菌草抗逆性強,根系發達。種菌草修復山體再合適不過。”雙方一拍即合。

  在高陂鎮西陂村,林佔熺團隊選定兩處面積約250畝的廢棄礦山修復點,作為菌草治理廢棄礦山科研示范基地。去年9月,首期10畝菌草種植完成。如今這批菌草已有一人高。

  “菌草不僅有助於生態修復,還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是動植物的天然肥料,產業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未來將對當地居民的產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陳樹淦介紹,目前該修復點已完成二期45畝菌草種植,其余地塊種植工作正加快推進。

  車子沿山路繼續走,在去往下一處礦山修復點的路上,兩輛貨車上裝運的蝴蝶蘭格外引人注意。同行的當地干部感嘆:“以前貨車運的都是黑煤炭,你瞧,這五彩繽紛的蝴蝶蘭多好看!”

  貨車來自龍潭鎮楓林村。很難想象,這個如今聲名遠揚的“蝴蝶蘭小鎮”,曾經生態破壞嚴重。如今,一間間蝴蝶蘭溫室就建在礦山修復點上,修復后的礦山還被用來種油茶、水稻。

  幾年前,蝴蝶蘭商人謝凡生從龍岩城區來到楓林村,在這裡培育蝴蝶蘭。“僅蝴蝶蘭苗一年就能賣1000萬棵。”謝凡生說,“不僅延伸出快遞、花盆、包裝等上下游產業,依托好風景,楓林村如今更是成了旅游村。”

  “蝴蝶蘭小鎮就是礦山修復的一個樣板,未來在永定區的一個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點,通過復綠、復耕、復種,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蝴蝶蘭小鎮’,點綠成金。”陳樹淦說。

  “下一步,永定區將把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與礦業型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緊密結合,深化探索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經驗,打造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樣板示范。”永定區委書記李強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31日 14 版)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