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區: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 確保主題教育抓出高質量好效果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泉州市泉港區以學習推廣“四下基層”為重要抓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走村入戶、進廠訪企,召開“政策宣講會”“政企早午晚餐會”“民情懇談會”“項目推進會”等活動,帶動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各項政策惠及基層、各類資源下沉基層,推動發現問題在一線、化解矛盾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
深入基層走訪。泉港區委組織部供圖
政策宣傳“走深”,推動民心在一線凝聚
泉州泉港區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推動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一是課堂設到門口。提升優化石化園區“黨建+”鄰裡中心,內設石化大事記、產業布局、園區黨建“六共”模式、紅色會客廳、黨建文化走廊等功能版塊。打造和美海島現場教學點、黨建惠企共享中心展廳等14個特色現場教學點,深化體驗式沉浸式學習教育。依托“黨建+”鄰裡中心、商圈黨群服務中心、黨建惠企共享中心等陣地設置學習區、讀書角,舉辦“理論宣講+文藝演出”活動80多場次,開展“企業XIN聲”“e企學習”等活動32場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居進班組。
二是宣講深入一線。深化“三跨三聯”農村黨建模式,以全區1636個網格為宣傳單元,整合區委宣講團、夕陽紅宣講團、村居離任黨務工作者協會等力量,廣泛開展“百千萬”基層宣講、海上尋呼、敲門送學等行動,36名黨員處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挂鉤黨支部開展宣講,帶動798個黨組織書記到田間地頭、海島漁船等講黨課、傳黨音,推動黨的“好聲音”走進基層、深入群眾。
三是政策直達基層。充分發揮“福傳泉港”融媒矩陣、“壽鄉鄰裡情”短視頻平台、專題專欄等媒體作用,採取首頁播報、群內推送等形式,實現政策精准直達。發揮黨員快遞小哥“走千家門、進萬家戶”優勢,將130多輛快遞車化身為“學習直通車”,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宣講音頻等方式,將黨的方針政策送進商圈樓宇、庭前院后。開展“巾幗服務隊進社區”活動,累計提供政策宣傳、法律維權等志願服務280多項。
調查研究“走實”,推動群情在一線收集
泉州泉港區堅持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做到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
一是選准題。制定《關於在全區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聚焦構建“1+N”現代化產業體系、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難點堵點,由區委常委領銜開展“山海泉港·常來長壽”、石化產業、涉遷流動黨員“雙向共管”等17個方面重點課題調研,深入7個鎮街36個村居、28家重點企業、16個重點項目開展“摸實情、解難題、促發展”大調研實踐活動,查擺基層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5類102條問題。
二是找症結。動態跟進34個重點課題調研,注重抓好典型案例剖析,推動形成一批有站位、有深度、有價值的工作建議和方法路徑。發揮《泉港區創新開展“505”微公益活動》正面案例的示范輻射作用,認真總結推廣,擦亮泉港特色黨建項目品牌﹔針對《泗州水庫藻類水華問題》反面案例,運用“解剖麻雀”方法剖析成因和啟示,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推動工作整體提升。
三是開良方。堅持結果導向,對民生關切及時開題作答、解疑釋惑,推動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的問題。如,針對調研發現的城鄉社區多元養老需求,探索城市“社區+物業+養老”、農村“黨建+養老”模式,擴大“家庭養老床位試點”,推動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聚焦個別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多頭跑、來回跑”問題,探索建立賦權事項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審批服務事項下放,推進基層高頻便民服務事項就近辦、一次辦。
信訪接待“走心”,推動矛盾在一線化解
泉州泉港區聚焦基層訴求,把“求解思維”貫穿信訪工作全過程,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一是面對面“接訪”。健全落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定點接訪、區委常委(副區長)每周輪值接訪、鎮(街道)領導干部定期下訪等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累計接訪20批21人次,挂鉤區領導指導協調鎮(街道)開門接訪136批250人次、登門走訪86批134人次。
二是實打實“處訪”。區委主要領導親自研究制定重點信訪案件處級領導包案機制,帶頭包案、親自協調信訪疑難案件,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統籌用好信訪聯席、會商督辦、重點調度等制度,實行全鏈條跟蹤,確保信訪問題“案結事了”、信訪群眾“事心雙解”。目前,市信訪聯席辦交辦的第一批和第二批18件重信重訪案件已化解15件。
三是心貼心“回訪”。建立全程辦理記錄、跟蹤督查、責任倒查機制,確保每件信訪事項有案可查、有跡可尋。嚴格落實“三見面”“四聯系”工作機制,做好回訪、解釋和疏導工作,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扎實推進信訪評理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目前共開展評理46件,化解39件。
主動了解企業需求。泉港區委組織部供圖
現場辦公“走准”,推動堵點在一線打通
泉州泉港區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變“會場”為“現場”,主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企業。
一是助企業紓困。深入實施“‘黨建入章’兩鞏固一提升”專項行動,推動33名黨員處級領導干部兼任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企業黨組織有效融入公司治理結構,目前該區黨建入章率達95.23%。深入開展“局長走流程、走基層”、政務服務“輕騎兵定向幫”“大篷車巡回講”、“訪百村·進百企”法治體檢等專項行動,解決企業辦事創業堵點痛點問題,不斷拓展“辦事不求人,服務在身邊”營商品牌內涵。
二是幫群眾解難。深化“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區委書記帶隊走訪“黨建+”鄰裡中心、黨建引領“505”微公益示范點等,指導基層治理、社會救助等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接訴即辦”機制,發揮“錦繡先鋒”黨建聯盟堡壘作用,做實機關黨員“雙報到、積分周”活動,推動3038名在職黨員主動下沉一線領辦530多件民生實事,解決急難愁盼問題610多個。
三是為發展賦能。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區委書記帶隊到龍岩、漳州招商考察,學習“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區長深入沈海高速驛坂服務區、泉港高鐵站等項目一線調度解決有關瓶頸問題。持續推進區委常委領辦的“三爭聚力·突破提升”等10個專項行動,在“一中心四指揮部”(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調度指揮中心,文旅產業、鳳安片區開發、高新材料產業園區、北翼新城建設四大指揮部)深化開展“亮旗作戰”行動,發揮好93個臨時黨組織堡壘作用和386個黨員先鋒崗模范作用,高效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攻堅。全面推行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四型五式”機制,多渠道指導各村增強“造血”功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