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貼“心”服務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 廈門市建設基層心血管疾病防控救治一體化體系有成效
近日,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主題為“從‘心’出發,貼‘心’服務——廈門市建設基層心血管疾病防控救治一體化體系”發布會,向廣大市民宣傳近年來廈門市基層心血管疾病防控救治一體化體系建設的舉措和成效。
發布會介紹,作為常見老年疾病之一,心腦血管疾病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並發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被列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四大慢性病防治行動之首,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被列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為應對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帶來的挑戰,近年來,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廈門市衛健委會同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等單位加強統籌謀劃,積極探索“三師共管”與專科資源融合建設的整合型一體化心血管疾病防治體系。
發布會上,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市疾控局局長、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德猛介紹了當前廈門基層心血管疾病防控救治一體化體系建設取得的主要做法和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該體系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為抓手,從疾病預防、高危人群篩查、患者隨訪管理、應急救治等全方位、全周期介入心血管疾病的管理,通過搭建智慧心血管病預防篩查及慢病管理信息系統,推動心血管疾病防控救治一體化信息互聯互通:對就診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進行風險評估和早期干預,監測用藥依從性及控制達標情況,積極開展健康宣教﹔對基層篩查出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通過廈門i健康智慧心血管疾病預防篩查及慢病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檔案,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生與上級醫院胸痛中心值班醫生進行高效對接﹔對經上級單位進行規范治療后的患者,制定相應的隨訪計劃,轉回基層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生繼續追蹤患者診療結果及隨訪工作,其中,評估為高危的患者增加隨訪頻率,提高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降低再發事件風險,改善患者長期預后。
截至目前,廈門市進行早期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篩查229370人次,進行遠程心電診斷404027人次,完成3863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工作。
據發布會介紹,2016年國家“加速推進胸痛中心系統化建設”項目啟動以來,基本形成了全國胸痛救治網絡,明顯縮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內救治時間,提升院內搶救成功率。但是尚未有效縮短病人從發病到急救,或從發病到入院的時間,為進一步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國家啟動胸痛救治單元建設。
王德猛表示,2022年7月,廈門市衛健委印發了《關於開展廈門市胸痛救治單元建設的通知》及《廈門市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激勵考核指標體系的通知》,統籌全市醫療衛生資源全力推進。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作為華東區域胸痛中心認証中心廈門分中心、廈門市胸痛質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單位,在胸痛中心的建設、認証方面有豐富經驗,積極推動廈門市基層醫療機構胸痛救治單元建設。
據了解,廈門市已初步構建起科學、協作、共進的胸痛區域協同救治機制,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診醫師能夠快速、規范完成急性胸痛患者的接診、初步診斷及決策,進行胸痛症狀識別、急性胸痛相關疾病的早期臨床診斷、常規心電圖的操作與識別、基本急救技能與規范用藥,有效落實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流程高效常態化運行。
截至目前,廈門全市3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已注冊胸痛救治單元申報工作,實現基層全覆蓋,其中已有28家單位通過胸痛救治單元驗收工作。各基層胸痛救治單元已累計轉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55例,入門到出門時間最快11分鐘,平均時間28.06分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小時內早期再灌注治療比例93.87%,患者從基層胸痛救治單元首次醫療接觸時間開始到導絲通過平均時間109.89分鐘,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真正打通了急性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裡”和慢病管理“最后一公裡”,形成具有廈門特色的急性胸痛分級診療體系。
下一步,廈門市將通過加強“三師共管”與廈門區域胸痛中心融合建設,對該市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院前篩查-院前急救-院中診療-院后監測和隨訪,助力心血管專科資源進一步下沉社區,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救治、康復一體化的全流程管理服務。(林林 艷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