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專精特新看中國·福建站丨練好“獨門絕技”,匯聚“科技向上”的力量

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
2023年11月06日15: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想象一個場景:一輛車上貼了一個二維碼,以56公裡/小時的速度駛過,你拿著掃描設備想要“掃碼成功”,這事有多難?

“速度越快,實際上需要的補光量就越高,補光量越高,又會造成過曝,還要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把二維碼圖片截出來。”福建新大陸自動識別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管理委員會主任林建華說,這對光學技術、算法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是對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近日,跟隨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指導,福建省委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中國經濟網主辦的“解碼‘小巨人’——專精特新看中國”活動,記者走進福建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並深刻感受到,對於技術創新的專注追求,是這些“小巨人”企業的立身之本。

新大陸自動識別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解碼應用。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新大陸自動識別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解碼應用。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我們所熟知的“掃碼支付”,是條碼行業的基礎應用,而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多,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復雜。新大陸自動識別此前深耕民用領域,如今瞄准了亟待開拓的工業領域新藍海。

“工業領域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原來使用的是國外的技術,有國產替代的可能,這是我們的方向,但前提是我們的技術要過硬,才能‘夠得著’這個市場,分享行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林建華說。

技術進階源自於在行業的沉澱,以及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在過去3年,這家“小巨人”企業的年均研發費用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10%。

林建華介紹道,“公司針對復雜工業條碼解碼需求,自主開發了全新解碼算法,提供工業制造中圖像採集、光學缺陷檢測、測量、定位等核心技術,部分性能已超過國際一流工業條碼設備,在工業多個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新大陸自動識別公司工作人員在對產品做防水測試。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新大陸自動識別公司工作人員在對產品做防水測試。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熬”,這個字或許能代表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回首發展歷程時的心聲,它們默默“潛行”,在細分領域做到了領先,匯聚成了中國科技向上的力量。

瑞芯微財務總監王海閩對專精特新的最直觀看法是,必須要有持續的研發投入,從2013年開始,瑞芯微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約20%以上。一朝一夕不難,難能可貴的是堅持了近十年。“很少有企業這麼能‘熬’。”

抓住發展機遇,瑞芯微“熬”出了成果——在AIoT芯片(人工智能物聯網)細分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方面,瑞芯微都做到了領先。

通用芯片,顧名思義不止應用於一個場景,而是能夠在各個場景中應用,可以進入醫療,可以進入教育,可以進入很多工業領域,這也是通用芯片的難點所在——應用場景碎片且多元,意味著機遇與風險並存。

王海閩說,設計芯片之前,先要做市場調研,判斷接下來兩三年可能的應用,然后設計成不同的規制,生產出來后在終端應用並推向市場,“產品需要覆蓋未來的技術變化,但是新技術又是‘一日千裡’,這是很難的地方”。

現下,瑞芯微最新的方向瞄准了車載領域,國內爆發式增長的新能源汽車是個巨大的富礦,不過王海閩還是持務實態度,“國內企業發展得越好,國產替代就越好,我們能做的還是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產品。”

在蓬勃生長的中國經濟中,正是有著無數這樣埋頭攻堅的企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單論對講機,市面上不同型號的產品天差地別,有的民用對講機三四十塊錢就能買到,而在福建科立訊通信有限公司的展廳裡,公司副總經理謝越芳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售價超過8000元的數字防爆對講機。

“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就在於研發投入、技術工藝導致的技術含量的不同,帶來的產品價值不同,主要體現在功能、性能、可靠性上,定位是不一樣的。”

這款對講機最大的賣點在於“防爆技術”。在易燃易爆的環境裡,一丁點兒微小的火花都可能導致發生爆炸,而防爆技術的應用,使得對講機可以在甲烷、氫氣這樣的環境下使用。

科立訊公司展示的對講機。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科立訊公司展示的對講機。人民網記者 林曉麗攝

深耕無線電通訊設備行業二十多年,科立訊在“防爆對講機”這一細分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回顧其技術的攀升、市場的開拓,或許折射出不少國內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之路。

謝越芳回憶說,在起步階段,科立訊推出了一款警用對講機,賣2000塊錢都賣得非常難,而國外的產品賣4000多塊錢銷路還很好,后來為了給消費者信心,科立訊想了個辦法,給產品上保險,“如果產品有問題,不光我們賠,保險也一起賠。”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技術升級加上成本降低,科立訊開始用性價比打破國外產品壟斷,一步步實現了高技術對講機的國產替代。

對技術的追求“深入骨髓”。這五六年,科立訊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都在15%以上。“持續的研發投入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回報。”謝越芳說。

在走訪的這些“小巨人”企業中,有不少都在細分市場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記者聽到的最多話是,“國產化不能‘等靠要’,要有自己過硬的本領,要有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