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政策+產業+人口”助力  廈門10月樓市企穩

2023年11月15日09: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11月15日電 (余乃鎏)從“認房不認貸”到降低首付比例,從降房貸利率到降稅費……層層政策利好疊加,10月,廈門樓市成交回暖回穩跡象明顯。

“房地產市場短期效應看政策,從中長期來看,廈門城市吸引力、產業發展后勁,以及人口特別是青年人口流入等因素,是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支撐和底氣。”廈門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顏木森分析認為。

商品住宅成交止跌回穩

廈門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10月份,廈門樓市出現企穩上行跡象。新房、二手房共成交2774套房,環比增長46.62%。其中,一手住宅成交1382套,環比增長94.65%,住宅成交面積139625平方米,環比增長86.95%﹔二手住宅成交總計1392套,環比增長17.77%,住宅成交面積144748平方米,環比增長15.87%。

對此,中原地產廈門研究院總經理周小健認為,10月廈門樓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上揚,主要是由於新政發力帶動島外項目銷售——從成交區域看,島外仍是成交主力,成交1177套,佔比85%,同安區成交量居首、翔安區位居第二,顯示出在降首付、限購政策取消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島外市場出現積極明顯的成交變化。

相比之下,島內市場較為平穩,在市場氛圍帶動下,成交量略有回升。“近期開盤的招商灣湖臻境、濕地公園TOD璞瑞、保利國貿沁原二期等項目市場表現都很不錯。”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島內新建商品住宅購房總價有所下探,吸引不少選擇進島置換、就近置換的購房者。

“從中長期來看,伴隨著人口結構調整和改善需求支撐,廈門房地產市場仍有較大潛力。”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林永洪介紹,廈門人均住房面積相比全國平均數41.76平方米,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改善空間。

廈門樓市發展“多重強勁支撐”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經濟,長期看人口”,這是經典的房地產分析框架。其中,短期看政策,即在短期內政府出台政策,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供應和需求。

9月中下旬,廈門積極落實中央要求,出台包括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島外取消限購、首套首付比例兩成、二套首付比例三成、取消限價、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等重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專家分析認為:“本輪政策變化,降低購房門檻和購房成本,有效激發市場需求。廈門供給和需求兩端對市場信心都有所回升,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降幅收窄態勢。”

作為發展的基礎,產業是經濟的命脈,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推進“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致力於打造“產業強市”,人才的匯聚、經濟的發展,為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人口流入方面,來自廈門市統計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有關數據顯示,近三年來,該市新增常住人口12.8萬人,雖然去年人口流入增速減緩,但歷年接收大專及以上高校畢業生人數,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佔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比例明顯增加。截至2022年底,高校畢業生入廈人數達7.8萬人,全市勞動力人口結構不斷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全市人口平均年齡為36.8歲,比福建省人口平均年齡年輕0.5歲,比全國人口平均年齡年輕2歲。

“人口年齡結構更具活力,人力資本更加充裕,人口紅利將繼續為廈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動力源泉。”據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相繼推出“留廈六條”“5年5折租房”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為人才“留廈”提供保障,對95后頗具吸引力。據了解,截至目前,廈門“5年5折租房”共受理申請8個批次、11.3萬人(次),發放補貼7批次、3.4億元,9.5萬人(次)受益。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