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穩責任、抓好落實 廈門運用“三個三”抓實糧食安全生產
近年來,廈門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力抓好糧食生產任務落實,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穩定在6.1萬畝、2.5萬噸以上。
同安區蓮花鎮蓮花村的百畝水稻長勢喜人。李超攝
完善“三個機制”,筑牢糧食生產政策保障
健全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政策體系,抓好糧食生產機制保障,進一步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出台獎補機制。2022年以來,該市出台並落實《糧食生產六條措施》,按照種植水稻每畝每季補助750元、購買機械化服務每畝最多再補助450元的標准,將補貼資金發放至農戶手中。在市級糧食生產六條措施基礎上,各區也配套出台了支持政策,集美區水稻每畝補助1500元,海滄區水稻每畝補助2000元、大豆每畝補助1500元,翔安區大豆每畝補助1000元,每畝補助力度位於全省前列。
落實保障機制。2022年該市出台《廈門經濟特區糧食安全保障規定》,在全省首次用地方性法規保障糧食安全工作,以“良法”促“善治”,進一步提高全市糧食安全制度化、規范化水平。2022、2023年均出台當年度的《廈門市地產籼稻谷定向托底收購實施方案》,當市場糧食收購價格低於方案籼稻谷最低收購價時,啟動托底收購,讓農民種糧無后顧之憂。
健全保險機制。該市持續落實水稻種植保險,將水稻保險每畝保額從500元提高到1000元,市、區財政給予90%保費補貼。今年面對台風“杜蘇芮”“蘇拉”等極端氣象災害給糧食生產帶來的壓力,該市及時做好災后恢復生產和糧食作物補種改種工作,並對接人保財險公司,對受災農戶組織定損理賠,最大限度減少種糧農民損失。
農技人員黃永修指導農戶黃國慶甘薯試驗。張奕攝
打造“三個亮點”,強化糧食增產科技支撐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探索“水稻落圖”,該市協調四個區與天衛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開發水稻落圖軟件,通過衛星遙感採集數據,全面精准掌握並系統分析廈門市水稻及其它重要農產品的分布及具體面積,實現水稻種植上圖入庫,以高科技強化源頭數據採集,加強農業監管力度,為糧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提供數據支撐。
推廣“胡蘿卜-旱稻”輪作。廈門市翔安區南部大部分耕地均為砂質土壤,保水性差,長期種植胡蘿卜、花生等旱作作物。2022年翔安區在后田等五個村試點種植“旱優73”節水抗旱稻100.48畝,平均畝產約400公斤,節水量能達到60%。今年翔安區進一步推廣節水抗旱稻示范,引進節水抗旱稻新品種5個示范種植,同時引進水稻新品種11個進行示范種植。通過推廣“胡蘿卜-旱稻”輪作模式,利用胡蘿卜休耕地種植旱稻,進一步增加了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挖掘了糧食生產潛能。
加深“政產學研”合作。該市農業農村局與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共建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專業園區,將廈門海峽農業高新技術園納入火炬高新區“一區多園”。依托廈門海峽農業高新技術園,引進旱稻、鮮食玉米、甘薯、高油酸花生、馬鈴薯等新品種進行試驗種植,並向農戶推廣種植。委托廈門大學開展廈門市糧食生產情況、耕地質量及利用情況調查研究。與廈門信息集團合作加快建設廈門農業大數據平台,設置數字種植應用模塊,提升糧食等重要農作物日常監測、業務協同、信息服務綜合能力。通過政產學研合作,共同搭建農業科技創新平台,推進數字技術和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廈門市水稻機收減損技術培訓和競賽活動。官菊虹攝
落實“三個提升”,夯實糧食豐收物質基礎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提升農田基礎設施,2022年該市建成高標准農田2800畝,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3600畝。今年以來,該市扎實推進1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年度任務,畝均投資標准位居福建省前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規模2200畝。在落實管護資金的基礎上,探索引進保險保障服務,通過工程質量缺陷保險、災損保險、機器損壞保險等,為高標准農田建設過程及后續風險進行保障。
提升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該市開展糧食機械化生產薄弱環節適用農機裝備引進推廣應用調查研究並形成調研報告,推動同安區申報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同安順仔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建設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推動同安、翔安區依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先后開展水稻機耕現場觀摩、機械化生產現場觀摩、機收減損培訓與競賽活動,今年以來,組織保養、調試、檢修農機具3.2萬台(套),完成機械作業面積12.83萬畝。
提升耕地質量。該市依托現有8個監測點持續開展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有力推動耕地質量逐年提升。(李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