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莆田:從“擁溪發展”到“跨溪融合”  木蘭溪蝶變幸福河

關喜艷 蘭志飛 陳永整
2023年11月24日12:2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福建省委吹響“開局之年加油干”的沖鋒號,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

開局之年加油干,福建水利怎麼干?

近期,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福建省水利廳推出“開局之年加油干 八閩水利走前頭——對話福建水利廳局長”系列訪談,全面展示全省水利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爭當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新動能和新業績。

本期訪談嘉賓: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

主持人:說起莆田,就一定會說到莆田人民的“母親河”木蘭溪。木蘭溪從曾經的洪水肆虐到今天的安瀾清波,在這場蝶變中,我們收獲了哪些經驗啟示?

蔡開國:木蘭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干流全長105公裡,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裡。木蘭溪以溪命名,實際上卻是一條桀驁不馴的河流,上下游落差大、下游平原排水慢,設防標准低,水患頻發,百姓身受其害。如今,木蘭溪實現了從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生態之河、幸福之河的華麗蝶變,先后獲評全國首批示范河湖、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溪流域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木蘭溪綜合治理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並作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成果亮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蝶變過程中,我們總結出的經驗和啟示主要有三個:一是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二是“六水共治”,系統治理﹔三就是探索“兩山”理論的實踐路徑。

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蘭志飛攝

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蘭志飛攝

主持人:關於木蘭溪治理,您能具體給我們講講嗎?

蔡開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推動木蘭溪治理。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記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單一防洪走向“防洪安全、生態治理、文化景觀”三位一體系統治理,再到全流域系統治理,實現了木蘭溪從水患頻發、談溪色變,到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蝶變。

“六水共治”就是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治水需要水上、岸上同治,需要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治理,目前,木蘭溪治理已從一溪兩岸拓展到全流域,將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經濟、水文化的建設都納入全流域系統治理中。木蘭溪源頭有180平方公裡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流經中心城區有65平方公裡城市生態綠心、6萬畝的荔枝林帶,森林覆蓋率達60%﹔一路奔流到海,正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木蘭溪河口也經過實施國家“藍色海灣”整治,新晉了一批“網紅”打卡點,再現了“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美景。莆田市委、市政府積極貫徹“兩山”理念,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在治理木蘭溪及城市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通過綜合治理,流域內每畝耕地效益從2000元提高到7000元,為沿岸6大園區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空間,去年全市綠色經濟佔GDP比重達57%。從“擁溪發展”到“跨溪融合”,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49平方公裡。去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達2000萬人次,增幅全省第三﹔旅游總收入達145億元,增幅全省第二。

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蘭志飛攝

莆田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開國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蘭志飛攝

主持人:去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專門出台政策,賦予莆田“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特殊使命,那麼,莆田如何把握、利用好這個機遇和資源優勢,持續深化拓展木蘭溪治理?

蔡開國:感恩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將接續奮斗、久久為功,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以建設造福人民幸福河為目標,縱深推進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堅持四水四定、綠色低碳、人水和諧,把美麗、生態的木蘭溪全域打造成為引領莆田高質量發展,造福人民的生態帶、文化帶、健康帶、產業帶、創新帶。

同時,我們要以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統攬推動莆田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讓木蘭溪良好生態環境與市民共享,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使木蘭溪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