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觀察:
一日內發布兩款大模型,福建何以搶佔AI布局先機?
國內大模型市場如火如荼。浪潮之下,如何成為這一時代裡的先鋒者?
11月22日下午,在2023“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上,業內大咖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意在為福建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找尋“最佳答案”。
2023“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論壇上,廈門大學空天信息智能研究團隊的“南強·慧眼”航空智能運維視覺行業模型、康親(廈門)控股有限公司的“保生·妙算”中醫大語言模型同步發布。
“我國航空維修產業規模有700個億,其中僅航空發動機維修就佔50%以上。”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曾念寅表示,航空維修產業市場大,但按照傳統的維修方法,人力耗費較大且效率低。而借由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構建一個基於數字孿生大模型的智能用戶系統,把原來一種任務、一種算法泛化到一個模型,從而解決多種問題。
當前,大模型的研發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在各行業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價值和潛力。
維庫(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瑞濱表示,制造業存在大量的應用場景可以引入人工智能。隨著AI技術應用的漸次落地,最終會帶來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智能化的閉環。它可以對生產運行和經營決策提供充分的輔助支撐,並最終支持實現產業界對智能制造的願景。
2023“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主辦方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介紹,人工智能技術涉及到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其中物聯網是智能體的重要應用落地場景,所以物聯網場景的搭建能夠全面促進智能體的落地與應用。目前,車聯網是智能體全面落實應用的重要突破口,諸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
不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張家俊認為,國內大模型的發展非常迅猛,但市場定位尚不清晰,各家企業之間還未形成較強的競爭壁壘。預計在未來3-5年之內,會出現3-5家具備自己特色的大模型公司。
眼前的大模型市場仍處於商用落地的探索期,讓大模型創造好的AI應用、服務好市場需求早已成為行業共識。
鵬博士集團副總裁孫向東表示,AI大模型發展的落腳點在於價值創造。在醫療領域和工業領域,AI大模型已經被試用解決各類問題,預計在2024年將會出現一些更為成熟的商用案例。
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企業生於數字化環境,對數據有著更敏銳的洞察,這一特點讓他們走在智能化最前沿的道路上。
以美圖公司為例,該公司早就在AI方面進行了很多嘗試,並有豐富的場景落地經驗。美圖公司高級商業產品總經理周譯繁介紹,美圖AIGC技術已經深度應用在美圖的多項產品,包括C端產品的部分功能,以及影像及以美業SaaS為代表的B端業務。當下,AIGC的確已經成為美圖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實際上,美圖公司只是福建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福建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近年來,福建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高,人工智能產業正成為數字福建發展的強勁引擎。
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合作企業代表簽約儀式。主辦方供圖
日前,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強調要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東南創新高地。福建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工作部署,著力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福建省已在福州、廈門、泉州三地授牌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充分集聚資源優勢,推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徑,構建資源富集、創新活躍、應用豐富、服務優質、安全規范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南威軟件、維庫(廈門)、福建超數等31家企業,以及廈門大學、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14所高校聯合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逐漸在政務、制造、農業、交互數字人等科研創新領域展開合作。在不久的將來,福建人工智能產業有望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