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叫好” 福州長樂以實干實效推動主題教育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市長樂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踐行“四下基層”,持續深化“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強化履職擔當,主動爭優爭先爭效,以為民服務的“溫度”檢驗主題教育的“深度”,在為民解憂辦實事中彰顯主題教育成效,以更實舉措把主題教育引向深入、落到實處。
加強黨建陣地建設 營造濃厚氛圍
全力打造“紅色+研學”和“紅色+培訓”文旅品牌。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樂區堅持探索靈活業務模式,創新發展業態,大力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營造主題教育濃厚氛圍。
長樂區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基層進行大量調研和實地走訪,挖掘鄉村人文歷史資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紅色+研學”和“紅色+培訓”文旅品牌。目前已開發出南陽福建省委舊址、和平街、海蚌館、海絲館等多個研學點,與區委黨校合作舉辦培訓班次逾20期,縱深推進紅色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傳承優秀紅色文化、涵養愛國情懷。
福建新華發行集團長樂分公司積極推進鄉鎮網點建設,在濱海新城、鶴上鎮東平村、首佔鎮洲寧社區等地打造新華書屋和閱讀空間,把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落到實處。同時,緊密結合“七進”要求,先后進入玉田鎮桃源村、梅花小學、區教育局、武警部隊、恆申集團等,通過舉辦各類趣味活動,倡導黨員干部帶頭多讀書、愛讀書,營造全民閱讀氛圍。
摸清社情民意 為民服務惠及民生
智慧化賦能鄉村(社區)治理。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緊扣為民服務解難題,長樂區著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圍繞民生保障重點領域,熱心為人民群眾服務。
“現在村子變美了,服務設施多了,生活環境變好了,日子越過越舒心。民生服務事項隻要到村委會或者鄉裡就能解決,辦事很方便、很貼心。”漳港街道百戶村村民柯依伯對村裡發生的新變化由衷地贊嘆。
長樂區“智慧長樂”管理服務中心深化數字化治理項目建設,打造百戶村智慧鄉村平台和“i東湖”智慧社區平台,實現智慧化賦能鄉村(社區)治理。此外,還構建“e長樂”體系,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新突破。截至目前,“e長樂”已匯聚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領域的300多項惠民服務,上線人才住房綜合服務、區塊鏈+公証、長樂區惠企資金網等長樂區特色應用。
長樂區人民法院培育“人大+法院”特色品牌,創新深化“一核雙向多點”人大代表聯絡和參與司法實踐,解決了糾紛調處、文書送達、信訪化解等方面難題,另一方面在訴前調解、訴訟輔導、聯系法官等方面為群眾提供服務,深度融入社會綜合治理大格局,多措並舉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司法需求,賦能長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靶向出實招 推動高質量發展
現場勘查。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樂區緊盯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全方位引導黨員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線,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
長樂區土地發展中心探索使用“並表”做法,一次性辦結土地現狀調查材料和征遷材料的簽訂登記工作,讓村民由以往的“跑多趟”變為現在的“跑一趟”,有效提升土地報批速度。聚焦推動各類低效用地再開發,通過收儲再出讓的方式盤活存量低效土地,為城市建設用地需要提供要素保障。
長樂區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為抓手,依托數據分析對全區所有水表進行盤點普查,引入並應用先進科技設備和工藝技術提高漏損檢測的效率和准確性。今年以來,長樂全區漏損率已從44.8%下降至24.37%,挽回漏損水量約407萬噸,直接挽回經濟損失約750萬元。
一項項群眾反映強烈的大問題、“小毛病”得到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痛點堵點得以根治……接下來,長樂區將堅持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更實舉措統籌推動各部門單位認真落實主題教育各項任務,直奔基層、直面問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呂燦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