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詔安縣:走在“深”處干在實處 “四下基層”激活發展動能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把學習踐行“四下基層”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活動,用責任詮釋初心,用實干踐行使命,讓“四下基層”在詔安牢牢扎根、煥發時代光芒。
一線實干擔當 精准聚焦需求
把腳步邁向基層、把心沉在基層。連日來,詔安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積極帶隊深入基層一線,先后開展肉牛產業、企業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工業園區標准化專業化水平等現場辦公。
11月22日,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實地調研詔安工業園區金都片區,推動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詔安片區、國際糧油食品(詔安)貿易加工園區提速建設,加快優化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功能布局,為培育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提供堅實支撐。
詔安縣委書記李亞容督導食安創城工作。鐘曉霞攝
詔安縣縣長黃慶華帶隊調研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沈煒琦攝
詔安縣領導以上率下,帶動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深入農村、企業、醫院、學校等基層單位,採取隨機走訪、蹲點調查、現場辦公等方式開展調研1600余次,不斷精進調查研究的方式和能力,帶動提升領導干部科學決策、把握全局、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傾聽社情民意 精准服務企業
近日,在位於詔安工業園區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的大連電投傳古高效異質結太陽能光伏組件項目建設現場,隻見渣土車、鉤機、吊臂車等重型機械繁忙作業,工人們各司其職、緊張有序,施工場面十分火熱。自簽約入駐園區以來,該項目以推進迅速、“騰籠換鳥”、綠色發展為抓手,於今年3月簽約,10月開工,計劃年底竣工。詔安縣組建工業園區服務專班主動靠前服務解難題,多方全力推進,力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竣工,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該項目的入駐將大大助力詔安綠色產業發展,形成一批代表光伏先進技術方向的、產品互補的優勢企業集群。
詔安工業園區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的大連電投傳古高效異質結太陽能光伏組件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吊裝鋼梁。詔安工業園區供圖
福建銘興食品冷凍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詔安工業園區供圖
詔安縣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一周一會談”等機制,大力推行“媽媽式”服務,以召開工作會、協調會、會商會等形式,協調解決企業經營、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合同糾紛等各類問題110個。
此外,詔安縣開展建言獻策活動,聚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把基層治理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果清單”,梳理收集民生發展問題509個、群眾意見建議1140條,提出改進工作的辦法舉措429條,多措並舉、多點開花,在“四下基層”的實踐中奮力譜寫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新篇章。
厚植文化沃土 構筑精神高地
11月29日,“2022·墨香詔安”中國畫作品展在詔安文化藝術中心開幕。據了解,詔安縣委、縣政府重視書畫藝術事業的發展,通過深入實施“文旅名縣”戰略,進一步打響詔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品牌,不斷促進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推動詔安書畫藝術走向全國、走出國門。
“2022·墨香詔安”中國畫作品展在詔安文化藝術中心開幕。沈東梅攝
“強國復興有我 唱響時代強音”合唱比賽在詔安文化藝術中心主劇場舉辦。沈煒琦攝
此前,詔安縣還開展了以“學思踐悟新思想 踔厲奮發建新功”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如交響樂專場音樂會、“強國復興有我 唱響時代強音”合唱比賽、文化使者評選活動、“舞動新時代 逐夢向未來”舞蹈專場演出等活動,為詔安群眾帶來一場場文化視覺盛宴。
基層化解糾紛 破難點通堵點
詔安縣強化檢視整改,化解群眾信訪積案,推動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10月17日,李亞容到四都鎮訴源治理工作室,面對面傾聽群眾需求,現場研究、現場協調、現場解決,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四下基層”帶來的實效。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詔安縣領導共下沉接訪群眾35批59人次,推動解決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27件﹔詔安縣結合全縣實際開展“學思想、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活動,縣領導牽頭落實32項工作內容、82個具體任務,突出解決好65個重中之重問題,以問題破解和工作完成實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詔安縣司法局整合縣公職律師、公証員、專職調解員等人員,形成調解工作巡回團隊,深入霞葛鎮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巡回活動。詔安縣司法局供圖
建設鄉紀檢監察干部到月港村向農戶了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吳丹攝
結合實際梳理調研發現的問題、推動發展遇到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真、實、准”進行查擺,強化分類指導,做到立行立改個性問題、系統解決共性問題、梯次推進長期問題。截至目前,全縣各基層黨(工)委共檢視查擺問題345個,制定整改措施536條,已完成329條﹔同時有序推進12個縣級問題清單問題整改,深入開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統計造假等問題摸排整治工作,梳理排查並處理相關問題線索3條,確保條條能銷號、件件有落實。
下一步,詔安縣將以爭優、爭先、爭效的高度自覺,破解難題新題,把“解決問題”和“辦實事”結合起來,進一步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質效,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沈啟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