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開展知識產權教育 廈門集美啟動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嘉庚系”院校共建合作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當天,廈門市集美區啟動大中小法治教育一體化“嘉庚系”院校共建合作。此次活動主題為“崇尚創新 ‘知’創未來”,旨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賡續“嘉庚精神”,在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集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營造尊重憲法、維護憲法、學習憲法的濃厚氛圍,助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活動現場,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集美法院)、集美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集美中學、集美小學簽署《關於合作開展知識產權教育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加強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交流共建、積極探索法治教育與創新文化相融合的大中小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新路徑。
根據《方案》,四個合作單位將有機結合集美學村百年文化底蘊,以及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職能,傳承“嘉庚精神”,培養創新英才,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規律特點,制定有所側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
不僅如此,各方還將通過開展互動普法、定制研學課程、組織競賽活動、指導生涯規劃、合作調查研究等方式,建立小學、中學至大學“育苗—護苗—壯苗”知識產權全周期融合教育機制,共同探索富有集美特色的知識產權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之路,以弘揚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理念。
此外,集美法院與“嘉庚系”院校一道加強大中小一體化建設,共建法治教育共同體,營造“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好局面,並助力把“嘉庚系”院校建設成為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學校,形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1日起,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部分知識產權案件由集美法院集中管轄。集中管轄至今,集美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1721件,結案1685件,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3.7%……事實上,這得益於集美法院多措並舉深化知識產權保護。
一方面,在開展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中,集美法院精心打造專業化辦案團隊,同時凝聚司法、行政、社會團體等多元合力,吸納知識產權工程師、福建省“百人計劃”領軍人才、高校教授等專業力量,強化研判會商、數據共享、智庫共建,著力提升審判隊伍素能。
另一方面,注重抓好多元聯動促治理,持續深化“近鄰法庭——知識產權糾紛共治中心”建設,打造“營商環境司法服務中心”。僅今年以來,集美法院與同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協議,在信息溝通協調共享、非訴解紛、法治宣傳以及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服務保障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同時,聯合集美區工商聯,推動全市首家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廈門市集美區工商聯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推進知識產權協同治理,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堅實司法服務保障。
集美中學黨委書記、校長蔣思彬致辭表示,以此次共建合作為契機,學校將豐富教育載體,在一體化發展上發力﹔與集美大學、集美小學等“嘉庚系”學校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創新型人才和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才的培育工作﹔加強生涯規范引導,在體系化培養上發力,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新路徑,加強院校合作,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師生知識產權意識,賦能學生全面發展﹔打造法治教育品牌,在特色化提升上發力,建設好科創團隊,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打造大中小一體化互動式普法教育平台,促進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集美學村承載著陳嘉庚先生教育救國、教育興國的偉大理想,所傳承的‘嘉庚精神’飽含創新基因,具有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集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輝煌表示,以“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為核心的“嘉庚精神”是集美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院校共建合作不僅有助於弘揚與賡續嘉庚精神中創新基因,還將強化集美學校辦學特色,厚植創新底色,賦能高質量發展成色,為強國建設事業注入鮮活動力。接下來,在本次院校合作框架下,集美法院將靠前提供“全周期”司法服務,著力前瞻性、創新性和長效性,共同做好創新型人才和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才培育工作,積極助力集美加快打造區域創新中心,“讓創新成為推動集美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