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樹立“無功便是過”的正確理念

楚波
2023年12月19日08:5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有這樣一種現象:個別領導干部奉行“無過便是功”,工作畏手畏腳,為自己不擔當、不作為找理由,平平安安佔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誠然,怕錯避過似乎人之常情,但領導干部倘若執此信條其害不淺。

“無過便是功”看似本分、求穩、淡泊,實則不願擔當、私心作祟、精致利己,其背后是“躺下”的態度、“躺平”的心思、“躺贏”的痴念。推崇“無過便是功”的領導干部,工作中貌似謹小慎微、戰戰兢兢,但在問題和困難面前能避就避,佔著位子不干事,毫無半點擔當可言。信奉“無過便是功”的人,工作看起來平平穩穩,其實是為穩而穩、隻穩不進、裹足不前,其背后是日趨嚴重的守舊思想、日漸低迷的工作狀態、日益薄弱的斗爭意志。追捧“無過就是功”的人,把“無過”當作“無為”的擋箭牌,無心作為卻有心表功。他們追求付出少、回報大的“性價比”,熬年限、混資歷、等位子,甚至描金飾粉、混淆視聽,妄想組織上對其論功行賞、晉升提拔,做起輕鬆“躺贏”的黃粱美夢。

奉行“無過便是功”的領導干部顯然與好干部標准不相符、與黨和人民期待不相稱、與時代和使命要求不相適。那麼,黨和人民的事業需要什麼樣的領導干部呢?深思之,樹立“無功便是過”的理念才是正途。

從思想上看,“無功便是過”是黨性覺悟的體現。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黨性覺悟不是虛的、空的,而是實踐的、具體的。堅持“無功便是過”的領導干部,以身許黨許國,心系大局、堅守大義、追求大我,始終葆有強烈的大局觀使命感,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時時放心不下”,唯恐盡心不夠、貢獻不足,辜負組織培養、愧對人民期望,因而總能時刻保持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志,在沖鋒在前、砥礪奮進的過程中不斷錘煉和檢驗黨性覺悟。

從行動上看,“無功便是過”是擔當作為的展示。領導干部是“主心骨”“火車頭”“領頭雁”,擔子不可謂不重,責任不可謂不大。一紙任命便是一份信任。委以重任,必是寄予厚望,須當全力以赴、建功以報。組織上培養一名領導干部,投入成本巨大。把一名領導干部放到某個崗位上,傾注信任厚望。由此觀之,無為無功,既是失職,更是虧欠。堅持“無功便是過”的領導干部,無不深知其中利害,不敢絲毫懈怠、片刻疏忽,知責在心、擔責在肩、履責在行。

從格局上看,“無功便是過”是信仰境界的彰顯。對領導干部而言,百姓冷暖系於一身,自當萬家憂樂常在心頭。為政之功,非在個人功名功利,而在人民根本利益。堅持“無功便是過”的領導干部,總是心懷“國之大者”,牢記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績,不計個人得失、不求一時名利,“利民之事,絲發必興”,不爭虛功,隻建真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境界在群眾心中樹立起永恆豐碑。

心有夢想,才有遠方﹔行有力量,方能抵達。領導干部要自覺扛起責任和使命,堅決摒棄“無過便是功”的錯誤思想,樹立“無功便是過”的正確理念,在履職盡責上多下功夫、多創實效,在為黨為民上多下苦功、多創實績。

(作者系福建省紀委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