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村變成“后勁”村 福清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攻堅見成效

今年以來,福清市結合主題教育開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黨建大體檢,摸排確定了12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研判生成問題清單36條,制定細化整頓措施47項,發放進度預警清單6份。針對相關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具體問題,靶向施策,通過“以上率下”“三單一表”“會商問效”“揭榜挂帥”“金牌書記”“四聯四促”等十二條措施,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鍛造,進一步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實現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轉化提升,使主題教育的“問題清單”變成推動發展的“成績清單”。
靶向發力“祛頑疾” 一村一策開良方
福清市新厝鎮蒜嶺村北頭嶺公交亭位於324國道旁蒜嶺二橋北側,自2015年設立以來,雖然為群眾候車遮風擋雨提供了便利,但也遮擋了北頭嶺出入車輛視線,存在交通安全隱患。2022年9月,水泥攪拌車司機因為視線被遮擋,撞毀蒜嶺村北頭嶺自然村牌坊。在主題教育檢視問題過程中,蒜嶺村黨員群眾也向黨支部反映了這個問題。
2023年11月,剛上任半年的蒜嶺村黨支部書記林忠瑜主動聯系市交通局、市公路中心等部門商洽此事。經過多次碰頭,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敲定拆除原有公交亭,並多渠道籌措資金5萬元在南側新建一個公交亭,同時向市交通局申請新增公交亭、道路標識牌、村主干道標線等。對於被撞毀的牌坊,林忠瑜積極牽線搭橋,發動林紫先等鄉賢捐資25萬元,對北頭嶺自然村牌坊進行修繕。如今,歷時3個月修繕耗資共計37萬元的蒜嶺北頭嶺新牌坊已於12月竣工使用。
福清市交通局到蒜嶺村現場協調公交亭選址。福清市委組織部供圖
“舊的公交亭就像一面牆,擋住了我們村民進出的視線。如今,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看著新建的公交亭和牌坊,蒜嶺村的村民無不拍手稱贊。
據了解,蒜嶺村黨支部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后,市鎮兩級認真研判、靶向施策,及時對原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撤換。林忠瑜上任半年時間,蒜嶺村從群眾意見紛紛到干群齊心協力,從基礎設施簡陋到環境衛生干淨整潔,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林忠瑜將主題教育與為民辦事相結合,投入專項資金80萬元對兩條合計650米的村道進行拓寬修繕,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投入專項資金12萬元將一個面積約90平方米的臭水溝渠改造修繕成供村民活動、休息的公園﹔新建了一個門球場供村民健身運動。此外,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行路難問題,林忠瑜聯系供電所對村內電杆進行電改,移除老舊電杆,解決安全隱患,投入專項資金30萬元,全村新增路燈120盞,實現了路燈全覆蓋,夜晚村域內不再黑燈瞎火,村民晚上出行有安全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堅實堡壘,而村黨組織書記則是抓好發展的關鍵。
該市東瀚鎮西安村現任黨支部書記林麗琴上任后,立即對村內各項事務進行梳理,至轄區內各處開展實地調研,發現水磨壇水庫下游100多畝農田的灌溉都受到了影響,立即集結兩委干部召開“水庫清淤”專題會議,著手解決這一急難愁盼問題,最終向鎮黨委政府爭取到20萬元補助金用於水庫清淤,現西安村水磨壇水庫清淤工程已進場動工,村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蒜嶺村以及西安村的改變僅是全市開展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的一個縮影。在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行動中,福清高位推動,構建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靶向施策,將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納入市委主題教育“問題清單”,堅持“一支一策”,按照問題根源、整頓目標、工作措施、責任歸屬、完成時限“五個明確”的要求,逐一制定問題清單、措施清單、預警清單和工作進度表等“三單一表”,繪好“路線圖”,明確“責任田”,逐項抓好對賬整改,確保整頓提升工作有序推進、按期完成。
選准配強“幫帶人” 內外合力提質量
為了“強基固本”,福清在此次整頓行動中實施“揭榜挂帥”舉措,在全市甄選12名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黨員干部擔任第一書記或黨建指導員,領銜擔任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的“幫帶導師”,當好開展主題教育的“明白人”和引領基層發展的“幫帶人”。
姚淑玲就是這群“幫帶人”之一。福清市東張鎮南湖村氣候溫潤,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然而,因種種客觀原因,近年來該村的茶葉銷路受到阻礙。黨建指導員姚淑玲和南湖村書記梁仁發拓寬思路、盤活資源,先后向福清市農業農村局、市台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及東張鎮政府爭取資金,累計籌集資金16萬元。
黨建指導員姚淑玲和梁仁發商討解決措施。福清市委組織部供圖
“手中有錢,心中有底,事就好辦。”姚淑玲和梁仁發用這筆資金,於今年10月21日舉辦“茶脈傳承,古韻東張” 2023第三屆福清(東張)煎茶文化節暨東張鎮全域旅游推介會,帶動100戶農戶、4家茶葉生產加工廠致富增收。借此契機,姚淑玲和梁仁發還在南湖村統籌協調“一村一品”資金10余萬元,將原先不足1米的前湖茶園道路拓寬至5米。
昔日的上逕鎮山兜村一直被打著“后進村”的標簽。對此,福清市上逕鎮黨委充分發揮梧崗村林秉朝書記工作室“傳幫帶”的示范帶動作用,安排軟弱渙散村山兜村的兩委班子到書記工作室跟班學習。在林秉朝書記工作室的幫帶下,山兜村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各項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以“立足崗位作貢獻”為著力點,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積極策劃民生實事項目,聚焦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完成旱改水共計50畝,實現耕地恢復30畝,落實耕地保護的同時獲得上級造地項目獎補資金,進一步壯大村集體收入﹔積極推進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工程,投資約150萬元,鋪設管網3公裡,完成185戶表后管網接入工作,切實保障群眾有水喝、有水用。
讓軟弱渙散黨組織的班子真正強起來,才是推動軟弱渙散整頓轉化的關鍵。今年以來,福清市對標精選的1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的“幫帶導師”,通過組織聯建、產業聯興、資源聯享、項目聯創和治理聯動,手把手教方法、指路徑、強本領、促成效。如今,福清全市7個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已開展聯建活動9場,生成聯建項目27個,預計今年村財收入均可超過20萬元,其中3個村預計可突破50萬元。
“四聯四促”強引領 精准施策破難題
“盼了很久的路,現在終於修好了!多虧了陳書記,要不整天進進出出,村民都提心吊膽。”群眾口中的陳書記正是福清市海口鎮東嶠村今年7月份上任的黨支部書記陳娟。
東嶠村道路改造施工現場。福清市委組織部供圖
海口鎮東嶠村村內部分道路因雨季降雨量過大,導致部分路基和路面出現塌陷,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存在交通安全隱患。陳娟在多方詢問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的基礎上,把東嶠村南山自然村道路整治項目列為2023年“一事一議”項目。如何解決資金問題,陳娟把目光投向了下派第一書記陳進榮的“娘家”海口鎮黨委。陳進榮充分發揮下派的資源和優勢,和陳娟一道多方奔走,成功向上級申請補助資金30萬元。期間,陳娟快速融入村帶頭人角色,以最快的速度展開道路整治工作。今年11月22日,南山自然村內道路整治工程順利完工,道路凹凸不平、塌陷等問題得到了全面整治,切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找准症結、精准施策,是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關鍵所在。針對軟弱渙散黨組織存在的問題,福清各級組織部門精准選派具備特定資源優勢的市直部門結對幫促,推動黨委部門“聯弱促強”、政法部門“聯亂促治”、農業部門“聯窮促富”、商務部門“聯產促旺”的“四聯四促”模式凝聚基層治理力量,實現政策、資金、力量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傾斜,推動結對部門的職能優勢轉化成為整頓提升的工作優勢、基層發展的現實成果。
今年10月,福清市工信局積極發揮職能部門作用,依托企業平台對接友誼膠帶集團、新福興玻璃集團等三家企業,為局下派第一書記潘偉金所在的一都村成功籌集10萬元資金,用於赤山自然村三條機耕路的改造提升,解決了赤山自然村村民進山農作道路不通暢等問題,便利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通過“四聯四促”這一舉措,福清市積極整合市直部門的幫扶力量,既幫助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理思路、解難題、謀發展,還積極幫助軟弱渙散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環境,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截至目前,結對市直單位已指導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建設項目27個,幫助爭取各類獎補資金590余萬元,為基層黨組織的強健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建章立制“除病根” 健全督導促提升
“以前下雨,我們的村路就是‘水路’,沒走幾分鐘兩腳都濕透了,還經常堵車,煩心得很。”回想起過去村裡的那幾裡路,東嶠村民林大叔直皺眉,而如今走在平坦且舒爽的回家路上,他咧嘴直笑,“以后出門可不用再看天氣了,刮風下雨我都可以放心走咯!”今年11月22日,海口鎮東嶠村道路整治工程順利完工,村民林大叔對新的村“兩委”班子贊不絕口。
近年來,福清市堅持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作為抓實基層黨建工作重要舉措,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治療“軟弱渙散”,需要一套健全的制度保駕護航,對此,福清在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過程中,落實“一支一組”全覆蓋,選派一線蹲點督導組,對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開展嵌入督導式考核,全過程跟蹤整頓轉化工作開展情況,近距離考准考實第一書記、幫帶導師、挂鉤單位作用發揮情況,零時差發現並協調解決整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強化成果運用,對整頓工作中實績突出的干部,落實“五個優先”待遇﹔對整頓成效差、問題反彈多的,採取相應的組織措施進行處理。同時,通過建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行“點督導、周會商、旬調度”,確保困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截至目前,共召集會議26次,協調解決問題33個,針對重要事項和關鍵環節約談相關干部8人次﹔先后制定問題清單36份和整改措施47項,先后發布進度預警清單6份,全力保障了工作有序推進、按期完成。
此外,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納入基層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部門鎮街主官聯評、領導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等,倒逼相關責任領導挑起擔子、邁開步子、蹚出路子。目前,工作所涉7個鎮街主官均多次前往相關村級組織,指導開展整頓工作。
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才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服務群眾上有辦法,在基層治理中見成效。如今,走在這些曾經的“后進”村,聽到最多的是“班子強了、村裡美了、民心齊了……”一個牢固的基層黨組織,不僅增強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村民的精氣神,更進一步夯實了推動鄉村振興的民心基礎,昔日的“后進”村也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后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