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進鍵”托起“安居夢” 福州市房管局多舉措化解回遷安置難題

“選了套三樓的房子,戶型也很滿意。”日前,文庭雅居圖紙看房、選房現場會舉行,來自福州市白馬路福建省廣電大樓及周邊舊屋區改造和直三營周邊地塊改造項目的263戶居民順利完成348套圖紙選房工作。現場會上,市民林大爺高興地說:“房子已經在建設配套,很快就能完工了,期待未來的新家!”
住有所居,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近來,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下稱福州市房管局)聚焦回遷安置這一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切實推進解決回遷安置難題,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新成效。
規劃先行 時間有保障
“2017年年底前,我市城區安置房項目主要由市、區兩級國有房地產企業開發建設,或在國有土地公開出讓中配建,項目建設存在拆遷掃尾、交地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容易導致建設工期延長,影響安置房如期交付。”福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何加快安置房建設,讓市民早日住進新家?福州市房管局結合主題教育,從源頭出發,堅持規劃先行,在征收啟動前即與規劃部門提前對接,優化用地范圍及用地布局,模擬總平面及城市設計方案,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科學合理確定用地指標,引領安置房建設科學有效推進。
“過去的項目缺乏規劃上的溝通,容易導致安置房建設量與需求不匹配。近年來,安置房項目按照規劃指標要求開展安置,可確保最終安置房數量不超過建設量,避免矛盾與糾紛。”上述負責人說。
同時,福州市房管局還組織黨員業務骨干力量積極投入征遷攻堅戰,主動靠前服務,在項目進場前為征遷人員做好政策培訓,明確安置房源數量及情況,協助制定補償安置方案﹔進場后深入征遷項目一線,做好征遷政策指導解讀,幫助居民快速辦完手續,早日住進新家。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城區新啟動多個舊屋區改造征收項目,經福州市房管局調研指導,城區“百日攻堅”項目征遷進展高效推進,安置地出讓有效提速,今年啟動征收的台江區祖廟后地塊、鼓樓區東大舊屋區等地塊,安置房用地均已於年內公開出讓,有效縮短了安置戶在外過渡時間,最大限度減少未按期回遷現象發生。
創新模式 品質再提升
建設速度得到提升,項目品質也不可忽視。為保証安置房質量,福州創新推出安置型商品房,以商品房運作模式建設安置房,定向銷售給房屋被征收人。
“安置型商品房按照商品房模式進行建設,從而鼓勵更多有實力的開發單位,參與到安置型商品房建設中。”福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設計和配套上,安置型商品房均與商品房執行統一標准,實現與商品房的“同品質、同管理”。
上述負責人表示,從社會效益上看,安置型商品房可推動開發企業嚴格按合同期限交房,保証群眾及時回遷安置,減少逾期安置現象。
安置型商品房落地后,得到群眾廣泛認可,社會反映良好。在今年第七次公開出讓活動上,福州市再次成功出讓3幅安置型商品房用地,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對該制度的支持與認可。
優化管理 安置更精細
安置房的建成,並不意味著回遷安置工作的結束。福州市房管局還大力實施精准對接,優化安置房源管理,在征遷項目協商期結束后,對各項目的安置情況一一夯實,逐一核實安置面積、套數、戶型等詳細情況。
據悉,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市房管局已組織召開專題會議27次,深入征遷項目、安置房項目一線現場調研、督導15次,推進完成回遷選房1.3萬套,解決1.02萬戶涉遷群眾回遷問題。
“確保安置戶型滿足安置戶需求,我們在規劃之初即及時跟進,對接好所需建設的戶型,同時全程跟蹤建設情況。”福州市房管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精准對接,福州有效實現了安置房源戶型配比精准對接,確保新的征遷項目不再因安置房建設戶型配比不符合安置需求而產生新的未按期回遷安置現象。
近期,福州市還聚焦新增未按期回遷項目回遷問題,通過安置房精准對接等措施,有效推進並完成了鼓樓區新增的興城花園(福沁地塊二)、璞境公館(祭酒嶺地塊)、文庭雅居涉及649戶1028套約8.05萬平方米的回遷選房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