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中院:打造“黨建+”模式 推動機關黨建與審執工作深度融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結合主題教育,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三明中院)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工程”,打造“黨建+”模式,推動機關黨建與審執工作深度融合,引導黨員干警在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等方面走在前、當表率。在全國率先開展郵政相關大數據利用合作試點,創建全省首個“生態保護與綠色金融司法協同研究推進中心”,創新企業“紅白黑”信用分類管理制度、成立種業巡回法庭等,“明法先鋒”新時代黨建服務品牌創建成效不斷彰顯。
“黨建+隊建” 激發隊伍活力
以黨建促隊建,首要的是鑄牢思想之“魂”。
近年來,三明中院黨組以“明法先鋒”黨建服務品牌創建為抓手,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用好黨組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通過交流研討、宣傳闡釋、案例教學、現場參觀等形式,持續興起“大學習”熱潮,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深化內化轉化。三明中院機關黨委組織青年讀書班,舉辦“明法弘義”讀書沙龍、“明法先鋒”演講比賽等活動,在寧化長征學院挂牌成立三明法院黨性教育基地,在寧化法院建成“紅色法魂”展覽館,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周淑琴、余虹、喬蓓華等採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宣講,持續興起學習熱潮。
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三明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楓作為“明法弘義”讀書沙龍首期嘉賓,圍繞“五四”精神與青年創新開設主題講座,邀請省高院博士選調生鄭朝旭與青年交流挂職心得,組織干警們走進千年古縣、朱熹誕生地尤溪縣,紅軍長征出發地寧化縣,毛主席舊居清流縣林畬鎮,共同奔赴一場尋渠問源的讀書之約。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要銘記初心,把人生理想融入法院事業之中。”黨員在讀書分享會上說道。
“黨建+審判” 提升司法效能
推動黨建工作與審判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一直以來,三明中院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審判。
近年來,三明中院黨組持續強化黨員亮崗履職、承諾踐諾活動,不斷激發黨員干警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結合“千名執行干警進千企”活動的開展,執行局黨支部出台幫助經營主體紓困解難的《十八條措施》,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黨員骨干領頭,成立黨員攻關隊、黨員先鋒隊等,分組走訪企業135家,現場辦案23場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9個。
扁肉是磚、拌面是鋼,小吃筑成了沙縣的高樓大廈。如何立足“沙縣小吃文化之鄉”地域特色,以司法服務沙縣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明中院給出了答案。通過推行“一城一法官”機制,法官遠程服務全國30多個城市沙縣小吃業主,負責小吃業主案件的管理、分流、指派、司法確認等工作,將訴訟服務搬上了“雲端”。
今年前三季度,三明中院各類案件結案率居全省中院第二位,全市法院審判執行核心指標排名全省前列。
“黨建+創新” 厚植品牌根基
將“明法先鋒”黨建服務品牌融入司法實踐全過程,“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是三明中院一以貫之的原則。培育年輕黨員,增強基層黨建后備力量,三明中院正努力構建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新模式。
實施“高層次人才和年輕干部培養計劃”,制定從優待警20條措施,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基層、做實基層﹔扎實開展青年干警創新行動,組建成立“明法弘新”青年干警創新行動小組,聚焦司法品牌創新和法院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行集中攻堅。
人民法庭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綠色金融服務、種業振興司法保障……創新行動小組提出的一系列金點子正在逐步落地,成為推動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以今年上線的異步審理平台為例,黨員干警沖鋒在前,通過破解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探索打造跨網全流程異步審理新模式,總結推廣“跨境·隔空·錯時”異步調審法。目前已使用異步審理平台辦結案件1333件。今年4月,這一平台作為福建省政法創新項目亮相數字峰會,被法制日報社評為“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創新案例”。
充分發揮黨員帶動作用,三明全市法院先后探索推出了僑鄉楓橋、種業法庭、跨域共享法庭、公共法律服務共治中心等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領跑的新經驗、新亮點,讓黨旗高高飄揚。(曾鳳清 劉嬌佑 鄧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