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居到優居 廈門本島提升圓夢市民新家園

“1000多套住房順利交付,涵蓋42-131平方米不等的12種戶型”“老地方、新生活,新鐘宅的美好藍圖加快兌現”……12月18日,地處廈門五緣灣畔鐘宅路段的“鐘宅北苑”安置房項目一期正式交房,數千名老鐘宅居民加快踏上回遷新居之旅。
“真正做到了早簽、早搬、早建、早回遷。”負責項目實施的建發城投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多措並舉快速實現項目拆舊蓋新,項目還著眼於更好地幫助片區居民解決生活配套、實現從“好房子”邁向“好生活”,不斷完善城市更新改造綜合服務鏈條,從原有的片區規劃、拆遷、建設,延伸至物業管理、招商運營等,努力提升城市更新改造的“附加值”。
“周邊配套很齊全。”近日,回遷戶鐘女士開心地說,道路、學校均為新建,小區樓下商業街也在招商中,“等我們房子裝修好,商業配套也都好了,生活會很方便。”
“鐘宅北苑”安置房項目一期,地處廈門五緣灣畔。建發房產供圖
其實,“鐘宅北苑”安置房項目一期是廈門實施本島提升、讓回遷居民實現“從安居到優居”的最新范例。約一個月前,該市思明區蓮前何厝安商房30棟高層住宅主體結構也全面封頂,“希望早日喬遷新居,享受美好生活。”何厝社區居民陳先生說,改造提升將大大提升居住環境,完善市政配套設施,補足教育等民生短板,打造一個整潔有序、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城區,“居民們對未來生活非常向往。”
民生福祉,枝葉關情。上述只是廈門改善群眾居住品質的一個縮影。據悉,在實施本島提升中,廈門把安置房作為重中之重,堅持“高標准規劃、人性化設計、高品質建設”,對各項目精心規劃設計,全力統籌推進建設,全流程跟蹤督辦,“確保房子建得好、建得快,確保群眾早入住、早受益。”
選址好地段
數據顯示,僅今年以來,廈門本島提升片區共建設21個安置房項目,總建筑面積達446.2萬平方米,將為返遷安置居民提供36500余套住房,其中完工項目2個,在建項目19個(今年新開工項目3個)。
湖濱片區安商房坐落在美麗的筼筜湖畔。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推動本島提升中,安置房建設始終堅持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總目標,按照最好的地段、最優的品質、最快的速度的要求,全速推進建設提質增效,加快建設高顏值城區。”工作人員介紹。
在思明區,除了何厝嶺兜片區,核心區域的湖濱片區改造提升項目尤為引人矚目,這個福建省單體最大的舊城改造項目,將景觀最好的沿湖地塊用於建設安置房,讓更多返遷居民能在生活中飽覽沿湖美景。
高林安置房一期交通出行便利。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湖裡區,為滿足居民交通出行暢通便捷等,安置房選址力爭臨近地鐵站、快速路以及臨近大型成熟社區等,如,下忠安置房毗鄰灣悅城、市政務中心等成熟社區,地理位置優越﹔鐘宅北苑安置房緊鄰湖裡高新技術園區,營造宜居宜業舒適環境﹔今年10月開工、湖裡東部片區在建安置房項目中體量最大的蔡塘安商房,步行10分鐘內,可至蔡塘地鐵站、蔡塘BRT站、蔡塘學校、蔡塘廣場。
建設好品質
好地段之外,高品質建設也是應有之義。下忠、何厝嶺兜、湖濱片區、古地石等眾多安置房項目,均由廈門市房地產龍頭企業負責建設,“項目品質可媲美商品住宅”。
湖濱片區安商房房型設計一再優化,務求將“實用舒適”“得房率高”做到極致,採用全板式結構,確保明廚明衛,所有戶型均南北通透,小區景觀、智能化等設施堅持不低於優質商品房標准設計﹔湖裡東部舊村整村改造片區,安置房、安商房建設由居民認可的優質市屬、區屬國企代建,“保証與商品房品質一致”,如金林灣花園B區獲得市優質工程榮譽及省優質工程。
而為讓百姓早日住進高品質新居,從用地征拆、建設審批、施工調度、竣工投用到選房安置,廈門島內大提升實行全流程跟蹤調度、全流程加速推進安置房項目建設進度。兩年間,市區兩級合力,各區、各部門協同聯動跑出一個個“加速度”:湖濱片區安置房及公建方案審批縮短近一個月﹔西潘安置房提前一個月開工﹔高林一期安置房建設序時提前3個月並提前兩個月完工﹔古地石安置房項目,主體超序時兩個月實現封頂……一個個安置房項目建設提速躍然可感。
金林灣花園B區已實現回遷。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事實上,兩年來隨著廈門本島提升、舊城舊村成片改造推進,一大批可媲美商品住宅的安置房項目陸續竣工交付。期間,僅湖裡東部片區,金林灣花園B區、鐘宅南苑、美侖花園一期、高林一期等多個安置房項目就已實現竣工﹔截至目前,金林灣花園B區、鐘宅南苑、美侖花園一期等近5000套安置房已基本完成返遷,並獲得較高的群眾滿意度。
坐擁好配套
今年1月,高林安置房一期提前兩個月完工,2800余套新房圓了居民安居夢……居民林先生高興地說,安置房周邊地理環境優越,配套有高端醫療、體育等健康產業,大家很期待早日住進新家。
高林安置房一期小區實景。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其實,高林一期安置房項目的精心組織建設,只是廈門本島提升聚焦民生關切、改善群眾生活、提升城區品質的寫照。在高質量、高效率建設的同時,廈門本島提升還統籌推進各安置房項目新家園加快“教”“衛”“行”等城市功能提升工作。
例如,何厝嶺兜片區,擁有大同小學嶺兜校區、嶺兜幼兒園、何厝幼兒園、何厝小學等學校﹔湖濱片區安置房,家門口就是南湖公園,臨近軌道湖濱東路站,步行5分鐘可達廈門萬象城,還聚集優質教育,兩所幼兒園、兩所小學以及湖濱中學大幅增加學位﹔金林灣花園B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小區門口即是金林灣花園實驗幼兒園、實驗學校,弘愛醫院、萬達商場十分鐘步行可達﹔鐘宅北苑安置房,步行10分鐘左右可至軌道2號線鐘宅地鐵站,周邊配套有幼兒園、小學,車行10分鐘內可達五緣灣濕地公園、廈心醫院。
湖濱片區安商房,一路之隔是南湖公園。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此外,地處廈門五緣灣片區核心區的安置房項目——今年5月竣工的浦東花園安置房項目,步行10分鐘即可進入五緣灣濕地公園,緊鄰廈門地鐵2號線濕地公園站,北邊毗鄰廈門市音樂學校五通校區,西北面還將建設五緣灣優質高中,還配套商業、社區活動用房、幼兒園等,將打造成集教育、商住、休閑娛樂等於一體的完整性社區,為回遷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的新家園,提升湖裡新城片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提速提質惠民生,力圓百姓安居夢,奮力繪就本島提升新畫卷”,廈門本島提升將持續推進各安置房項目“高標准規劃、人性化設計、高品質建設”,並不斷提質高效打造安置房建設、回購、配售、交房、入住全鏈條,全力實現更多市民群眾“從安居到優居,提升居住品質不再是夢想”。(余乃鎏 陳博 鄧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