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實施一周年
同樣的“警色” 同樣的守護

2022年10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的出台,以法律的名義給輔警賦權、定名定位,背后的意義重大。
在《條例》實施一周年之際,人民網邀請到廈門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戴偉榮、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吳濤,以及來自思明公安分局嘉蓮派出所社區警務隊輔警分隊長楊祥玉、海滄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輔警馬國等兩名優秀輔警代表做客演播室,共話初心、共謀未來。
主持人:請問戴主任,廈門立法保障輔警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戴偉榮:近年來,廈門輔警隊伍在適應社會治安形勢發展、緩解警力不足方面發揮了重要生力軍作用。與此同時,輔警管理工作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期待的地方,輔警的法律地位不明、職責權限不清、職業保障偏低、管理使用不規范等問題日益突出。通過輔警地方立法,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輔警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職業化水平,更好地為我市平安建設提供保障。
《廈門經濟特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實施一周年訪談現場。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主持人:提到立法,吳主任參與了《條例》制定、頒布的全過程,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廈門輔警立法背后的法治意義嗎?
吳濤:為提升輔警隊伍法治化建設水平,形成全鏈條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激勵體系,我市在系統總結和提升全市輔警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立法規制和制度設計,市人大會同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多次召開征求意見會和專家論証會,並面向社會、市直各有關部門及基層立法聯系點公開征求意見建議。總體來講,制定出台廈門輔警《條例》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滿足全市實際需要,有利於厘清警務輔助人員的職責邊界,強化對警務輔助人員履職的指引和監督,有利於促進警務輔助人員規范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其保民平安、為民服務的積極作用,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實現了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的有機銜接。
廈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組織開展輔警崗前培訓。韓明志攝
主持人:立法對於每一名輔警來說意義非凡。我們請兩位輔警代表結合自身工作,說說立法前后都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馬國:2014年我加入輔警隊伍,成為海滄巡特警輔警隊伍的一員,每天主要負責執行一些日常巡邏任務。立法后,《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輔警可以操作警用科技設備,這給本身就很喜歡無人機的我提供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我也參加了廈門市公安局舉辦的無人機培訓,考取了無人機駕駛証。現在,我可以很自豪地和身邊人說“我是一名警用無人機飛手”。
楊祥玉:2011年,我加入公安輔警隊伍,在嘉蓮派出所一干就是12年,期間做過值班室接警員、案件辦理隊文職,現在是一名社區專職輔警。入戶訪查、調解鄰裡糾紛、反詐騙宣傳,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跟群眾打交道。在輔警立法之前,轄區群眾常常質疑我們的身份,因沒有工作証件,社區工作很難開展。輔警立法后,我從各方面感受到很大的變化,首先是我們根據入職的年限和獲得的榮譽,評定了輔警職級,薪資待遇是跟職級挂鉤的,輔警警服也進行了統一換新。當然,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給我們制作下發了象征輔警身份的工作証件。職業歸屬感有了,待遇提升了,隨之整個輔警隊伍精氣神也不一樣了,開展工作更有勁、更有底氣。以前,我們嘉蓮所輔警隊伍流動性大,一年有近20%的隊員會離職調整,現在人員流失率隻有不到8%,隊伍更穩定了。
廈門蓮前派出所在東坪山景區,常態化組織警力在健康步道沿線巡邏,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維護景區秩序。陳聖君攝
主持人:剛聽了兩位輔警代表的介紹,立法前后果然大不一樣。那麼,戴主任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廈門公安在《條例》實施一周年來,具體推出了哪些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戴偉榮:《條例》實施以來,市公安局始終把貫徹實施好《條例》作為深化公安改革的重點任務,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助力輔警管理改革穩步推進。
一年來,廣大輔警同志忠誠履職,與民警共同擔負起守護平安廈門的職責使命,作用成效更加突顯,共協助排查調處矛盾糾紛3萬余起、成功調處率達98.86%﹔服務出入境旅客19.4萬余人次﹔協助尋回走失人員6329名,救助遇險人員1382人﹔協助完成CBA全明星賽、國際馬拉鬆、第十五屆海峽論壇、金雞電影節等26項129場次重大活動安保任務,充分發揮平安建設生力軍作用,進一步彰顯廈門輔警隊伍使命擔當。
廈門鼓浪嶼派出所民警、輔警解救被困礁石的群眾。吳雪瓊攝
主持人:請問吳主任,從立法角度,《條例》實施一周年以來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吳濤:立法一年來,市公安機關圍繞影響和制約輔警隊伍長遠建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堅持創新破題、強化頂層設計,逐步構建起以《條例》為龍頭,以《管理辦法》為依托,以招聘錄用、績效考核、合同管理、責任追究等規定為補充的正規化管理體系,建立輔警共建共管工作機制,確保了立法管用有效。
主持人:立法效果好不好,肯定也要聽聽輔警們的心聲。請問馬國同志,立法一年來,讓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馬國:我印象最深的是作為一名海滄巡特警的無人機飛手,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被抽調加入市局戰隊,參加了全省警用無人機大比武。我是省裡參加比武的隊伍裡為數不多的輔警之一。參賽之前,我心裡就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拿出好成績,為我們輔警隊伍爭光。訓練的2個月裡,我憋著一口氣,每天堅持訓練10小時以上,特別是8字飛行科目,每一厘米、每一個航向角度,都要精益求精。由於長時間定位、定型站立飛行,那時候腿腫得走不了路,夜裡難以入睡,但是付出終是有回報,最終我們獲得團體全省第一,我也獲得了8字飛行科目個人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
主持人:請問祥玉同志,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楊祥玉:我印象最深的是競聘成為輔警分隊長。立法后,我們派出所作為輔警隊伍管理的試點單位,率先啟動輔警管理職務競聘工作。根據《條例》規定,由支委會討論確認候選人名單,召集15名民警代表,15名輔警代表,進行不記名投票選舉。最終,我通過競聘,成為了一名輔警分隊長,這個身份讓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工作起來也更有勁了。
《廈門經濟特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實施一周暨全市公安機關輔警實戰練兵演練儀式上為“身邊好輔警”頒發証書。廈門市公安局供圖
主持人:看來,輔警立法確實給輔警隊伍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常說“一流的業績來自一流的隊伍”,在打造輔警隊伍、實現暖心惠警上,廈門公安是怎麼做的?
戴偉榮:《條例》實施以來,一方面,我們完善制定了“1+N”配套管理制度,涵蓋招聘、層級化管理、考核、教育培訓、責任追究、合同管理、薪酬待遇等,健全輪崗交流、績效考評機制,做到輔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
另一方面,始終堅持嚴管厚愛,全面落實“五險一金”並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嚴格落實輔警業務用房標准,爭取輔警定向政策性租賃房,平均節約住房支出30%以上﹔將輔警同步納入健康休養和醫護、托育等暖警惠警服務范圍,研究制定輔警生日、家庭困難、退休、直系親屬亡故、助學“五個一”慰問制度﹔並聯合廈門市鷺海英烈慈善基金會設立“鷺警專項基金”,專門用於因公(工)犧牲、負傷、病困等輔警的幫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輔警關心關愛、暖輔惠輔工作。
主持人:有了這麼多暖心惠警舉措,相信廈門輔警隊伍一定有滿滿的獲得感。也想了解一下,兩位輔警代表對未來輔警工作保障還有什麼期許?
馬國:目前,我已經取得了警用無人機駕駛証B証,其實我的目標是A証,取得A証后我就可以走出福建省,在全國范圍執機飛行。我希望組織能為輔警拓寬更多的職業培訓渠道,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平台。
楊祥玉:如果要說期盼,我最希望將來可以通過努力,成為一名事業文職或者人民警察。
主持人:針對我們輔警們的期盼,戴主任能為我們介紹一下,下一步輔警管理方面有什麼工作計劃嗎?
戴偉榮: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持續發揮輔警立法的規范、引導和保障作用,聚焦聚力法規配套制度建設,進一步爭取相關主管部門支持,探索面向優秀輔警定向招聘公安事業編制人員,開辟優秀輔警直通公安機關及下屬事業單位的職業發展通道,拓寬廣大輔警參加職業培訓機會,讓廣大輔警練有目標、干有勁頭、拼有方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