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鮮、康養、人文、開放
山海並進 繪就“海連江”全域旅游藍圖

在2023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福建省委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資源大省向文旅經濟強省轉變,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更好地為發展增光添彩、為百姓造福添福。
不久前,福建省文旅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市長談文旅經濟——聚焦“清新福建”系列策劃,生動呈現了福建各地市市長發展文旅經濟的新思路、新規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相關指示精神,延伸“市長談文旅經濟”宣傳效應和帶動作用,“書記縣(區、市)長談文旅經濟”系列策劃將繼續呈現福建各縣(市、區)主要領導關於發展文旅經濟的思路與規劃,展現各地推動文旅經濟發展亮點和成果。
本期對話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委書記陳勁鬆。
人民網:連江縣作為實施“海上福州”戰略的“橋頭堡”,在發展旅游業方面有哪些特色及優勢?
陳勁鬆:連江集“山、海、泉、江、島、灣”於一體,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縮影,境內資源種類繁多,海岸線綿長,景區景點眾多,旅游資源豐富。
連江縣安凱鄉奇達村成為“網紅打卡點”。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裡是品鮮之城。連江有500多種海鮮,主打130多種,是中國生態食材(鮑魚、魚丸、海帶)之都、中國美食地標之都、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海帶之鄉、中國魚丸之鄉,水產品總量位居全國縣級第二。其中,鮑魚、海帶、魚丸、丁香魚、蝦皮產量都是全國第一。豐盈的背后,得益於連江特殊的區位優勢,境內閩江、敖江穿城而過,江海交匯帶來了適宜的溫度、鹽度、肥沃的水質以及豐富的餌料,讓連江海產品回味甘甜、齒頰生香,是品味“十八度海正鮮”的絕佳之地。
單隻重達0.5公斤的鮑魚。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裡是康養之城。連江地處東南沿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質量一直保持國家二級標准,先后獲“全國生態縣”和“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榮譽,並且擁有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貴安溫泉旅游度假區、青芝山風景區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在連江,夏天可以領略一望無垠的金沙碧浪、景觀奇妙的大小島嶼、聞名遐邇的地質公園﹔冬天可以浸潤在氤氳的中國溫泉之鄉的“千古金湯”中,告別喧囂,品古茗、聽山風,詮釋冬日度假的獨有魅力,一年四季,無論何時來連江,都能在這裡找到最舒適的旅游度假體驗。
連江縣丹陽鎮坂頂村杜棠三落厝。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裡是人文之城。連江作為千年古邑,從古閩越先民在此拓土生息,到朱熹來這裡“教書”講學、鄭和船隊從這裡揚帆起航、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這裡安營扎寨、閩東革命第一槍從這裡打響……歷經歲月長河,溫麻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連江交相輝映,孕育出了黃岐魚丸制作技藝、灘涂泥橇、仁山拉線獅、十番古樂、二十四孝骨牌燈民俗、連江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塑造了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底蘊。來連江,給你一張從溫麻船屯建縣開往全國海洋大縣的船票,可以領略“丫霸”的溫麻風情。
位於連江縣城區的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裡是開放之城。連江自古以來就是南來北往的重要商埠,現有溫福鐵路、沈海高速、沈海高速復線、104國道、228國道、308省道、207省道、福州東南繞城高速、福州西北繞城高速等九條通道貫穿全境,已開通8個高速互通口,地處省會福州半小時經濟圈。同時,連江與台灣馬祖一水相連,最近處僅距離8公裡,擁有對台口岸、客運直航和小額貿易碼頭,連馬兩地產業交流合作緊密、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通過黃岐-馬祖白沙“小三通”客運航線,坐船25分鐘就能去馬祖走走看看。
黃岐-馬祖客運航線從福州港黃岐客運碼頭始發。陳肇晞攝
人民網:連江資源稟賦這麼突出,是如何做好“游”的文章?
陳勁鬆:連江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善於繼承、善於創新,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堅持把文旅經濟作為驅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連江的資源稟賦優勢,創造性開展工作。
位於連江縣筱埕鎮的七彩堤壩。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是堅持“全域統籌,山海並進”。連江以生態化手法,經略連江山海資源。在海的方面,2022年用一年的時間,集中資源力量,重點打造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並順利實現省級創建目標,度假區內的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奇達旗冠頂、平流尾地質公園、安凱同心村等已經成了“網紅打卡點”,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游玩﹔在山的方面,在鞏固貴安溫泉旅游度假區原有優勢基礎上,以古厝、古村落活化利用為抓手,積極推進丹陽三落厝3A級景區創建工作,通過2個省級度假區為牽引帶動,逐步引導、輻射帶動周邊鄉鎮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去打造各自鄉鎮的示范村,做到點上示范、片上提升、線上開發、面上推進,推動旅游事業全縣開花。
福州(連馬)魚丸文化節。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二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工作要求,扎實推進筱埕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定海村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創建,充分挖掘古城海防文化、灘涂趕海文化、傳統漁家文化、絲路文化、祈夢文化、非遺民俗文化、海鮮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先后舉辦福州(連江)開漁節、福州(連馬)魚丸文化節、連馬討海音樂節、兩岸環馬祖澳騎行游、連馬龍舟友誼賽等主題活動,並發布了海洋文化藍皮書,建成了定海水下考古博物館、全國首個“福”文化福州魚丸博物館和全國首家數字魚丸餐廳等,提升了連江文旅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位於連江縣筱埕鎮的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三是堅持“干群同心,共同締造”。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連江還注重教育引導群眾“環境也是GDP,生態也是生產力”,並通過常態長效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積極推進積分制工作,積極引導群眾主動融入鄉村文旅創建,通過做優環境,進一步集聚人氣、商氣,加快推動資源景觀化、景觀產品化、產品市場化、市場品牌化、品牌效益化。目前,連江已成功創建4家省級和4家市級“水鄉漁村”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並在全國首創鮑魚品牌-同心村“我要鮑鮑”文旅IP。如今,隨著環境變美、游客變多,加上宣傳引導,群眾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大家能夠開始自發地保護良好的環境,自發發展民宿等鄉村產業,形成了良好發展態勢。
人民網:可以看到,近年來連江縣的文旅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發展前景廣闊,那連江針對文旅產業的發展,未來有什麼目標嗎?
陳勁鬆:未來,連江將持續落實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的部署要求,主動融入福州市“文創走廊”建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貴安國家級溫泉旅游度假區的創建目標,加快推進黃岐—馬祖海峽文化交流中心、台灣免稅商場、黃岐馬祖海鮮城、相思大道等對台標志性建筑建設,推動打造“濱海度假、溫泉康養、清新生態”三個文旅產業集群,將連江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濱海休閑和溫泉養生旅游度假勝地。
位於連江縣苔菉鎮的平流尾地質公園。林華庚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