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系列探訪⑧
福建這家企業,為何能連續6年“霸榜”全國?
民營經濟成為福建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當前,福建全省上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動福建從民營經濟大省向民營經濟強省跨越突破。
在此進程中,各個產業領域的“隱形冠軍”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人民日報客戶端福建頻道、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福建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的‘隱形冠軍’”系列融媒體報道,通過記者下沉一線“探訪”,充分挖掘福建九市一區高質量發展中的民營經濟榜樣力量。今天推出漳州篇。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的立達信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達信)實驗室內,技術中心高級總監劉宗源正聚精會神,不斷調整頻譜儀上的旋鈕,測量產品在工作時的頻偏等變化,屏幕中任何毫米級波動都能“盡收眼底”。
“我們不僅要把產品的性能做到極致,更要朝著光健康的方向邁進,讓照明科技真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保健品’。”談及照明產品,劉宗源侃侃而談,“照明環境中的色溫、光譜、亮度等都會對人體的視覺系統產生不同的影響,通過在可變的照明系統中加入自然陽光的光譜,可達到調節人體的生理節律、情緒變化、視覺感知的效果。”
在立達信智能車間,機器在不停運轉。
1879年,玻璃球內的鎢絲第一次燃起了3000攝氏度的光,從此人類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追光之旅”。如今,更高顯色指數、更低光衰、更加智能的LED照明產品早已走進千家萬戶。
生產制作更高顯色指數、更低光衰、更加智能的LED照明產品也正是立達信一直以來的追求。從2001年入駐長泰區,到2022年把運營總部遷至長泰區,立達信堅持做好一盞燈,不斷轉型升級,短短20多年時間,一躍成為LED照明行業的“龍頭”以及行業標准的制定者。
連續6年出口量“霸榜”全國首位
走進立達信位於長泰區的生產基地,從多臂工業機器人作業,到可應對訂單波動的柔性單元化組合,從智能化、數字化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到加工模具自主化研發生產……創新的智慧閃爍在工廠的每一個角落。
“燈管是整燈的核心部件,盡管摸索磨合耗費了很多代價,但立達信最終掌握了核心部件材料。”立達信董事長李江淮表示,公司從最初一家籍籍無名的節能燈小型代工廠,迅速成為如今LED照明行業裡的“龍頭”, 靠的是秉持創新理念,牢牢掌握核心部件、核心技術。
在立達信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忙碌作業。
2000年千禧龍年,伴隨我國外貿體制改革,一大批外貿、制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立達信就在這股浪潮中駛入商海。
2001年,立達信在長泰區建立首個小型的節能燈代工廠﹔2006年,借助國外訂單,立達信產能迅速擴大,隻用7個月時間就完成了3300萬件節能燈的生產和出口,完成了同行認為的“不可能的任務”,並且產品質量得到客戶高度認可,迅速在行業打開了知名度。
2010年,大功率LED開始量產。立達信從電子行業引進很多研發、制造和品保人員,全面向LED轉型,並在行業內率先開發出LED球泡燈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用工成本降低、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益翻番的目標,完成從“制造”到“創造”的轉型蛻變。
一直走在行業前端的立達信,在2011年開始智能照明研究基礎上,從單一產品向多產品轉型、從綠色照明企業向物聯科技企業轉型,以智能照明為切入點進入物聯網領域,並逐步拓展到安防領域,進而發展成為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智慧管理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服務商。
“從照明到物聯,從硬件到軟件平台,從智能單品到系列解決方案,我們以智能照明為起點進入物聯網領域,致力於把物聯網產品帶入家庭和校園。”立達信產品經理陳偉說道。
如今,作為行業“龍頭”,立達信是工信部認定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已連續十二年獲評中國照明電器行業十強企業,連續十一年獲評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LED照明產品連續六年出口排名全國第一,並連續七年獲評中國民營外貿500強企業。
開創引領教育照明領域
人體感應、自動調節亮度、光線均勻、無死角覆蓋……走進廈門五緣實驗學校的教室,這裡的LED照明燈光給人與眾不同的體驗。
廈門五緣實驗學校的LED照明產品來自立達信。2015年,廈門五緣實驗學校完成整校燈光改造后,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聯合項目組進行長時間的對照研究,給出評估報告:教室護眼燈改造項目顯著提升中小學校教室的照明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預防中小學生視力下降及降低視力不良的新發率。
近年來,應視覺健康需求而生的教育照明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立達信憑借其行業敏銳的洞察,在2014年攜手中國標准化研究院,在業內首創了專業教室照明燈具,並提出“全護眼”概念,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居家護眼光環境解決方案,覆蓋吸頂燈、台燈、落地燈等方面。
立達信智能設備展示。人民網 李昌乾攝
截至2022年底,立達信教育產品已覆蓋全國30余個省市,升級改造教室超過30萬間,具有物聯功能子設備數超過20萬個,超7000萬師生受益,成為教育照明和數字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
“護眼燈具改造並不是簡單更換燈具而已。目前,我們產品已經逐步從教育照明擴展到數字教育全場景,構建了完整的生態體系。”立達信黨委副書記楊藝敏介紹,立達信的教育照明產品是工程師歷時500多天,經過上千次不斷摸索,研發出獨家“全護眼”技術,光譜與太陽光擬合度達90%以上,藍光波段光輻射更低,高顯色指數達到博物館級,並率先升級光學設計,使照明區域呈矩形,讓整張書桌明亮無死角。
從提出理念到產品應用,教育照明產品只是立達信強大研發創新能力的一個縮影。
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台的立達信,近三年來投入10億元研發經費,截至2023年10月擁有國家授權專利超過3800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670件),承擔了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3項,省級科研項目20項,參與多項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團體標准的制定、修訂,具有行業的話語權,擁有由博士、碩士等組成的超1300人的研發團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