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州長樂:一城文明風  滿目幸福景

2023年12月31日10:03 |
小字號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行走在福州長樂,文明細節處處可見: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靚麗整潔的大街小巷、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群眾、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每一處細節都顯現出文明氣息和文明底蘊。

今年以來,長樂區緊緊圍繞主題教育,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以紀念建縣1400年為契機,不斷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進一步鞏固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新成果。

姜亮攝

文明之風吹遍長樂。姜亮攝

以文化人,涵養好家風

4月21日,“書香為伴·閱讀同行”2023世界讀書日主題暨“愛鄰日”活動在吳航街道西關社區舉辦。社區志願者為居民准備了世界名著、童話繪本、自然科學等各類書籍,居民紛紛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坐在長廊閱讀,大家沉浸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之中。與此同時,參加周末益課堂的孩子認真閱讀繪本,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演繹“小紅帽”和“三隻小豬”的經典童話故事。

書香不僅是滋養文明城市的文化土壤,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精神動力。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第十七屆讀書節期間,長樂區舉辦“書香伴我行”閱讀分享會、“千年古邑,書香傳家”讀書節主場活動暨新思想讀書分享會、“讀書長樂,書書福福”文化助學實踐活動等100余場活動,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為打造文明長樂擦亮底色。

讀書節主場活動暨新思想讀書分享會。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讀書節主場活動暨新思想讀書分享會。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文化人,詩禮傳家,在長樂體現得淋漓盡致。圍繞傳統節日、黨史學習教育、閱讀推廣等主題宣傳,長樂區開展12場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活動以及“千年家風入萬家——家庭教育論壇”“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等系列活動,結合各鄉鎮(街道)家風家訓館建設,引導群眾樹立良好家風,積極參與文明家庭建設,用家風文明建設推動城市文明創建。

潭頭鎮家風家訓館。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潭頭鎮家風家訓館。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長樂區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舉辦8場主題主場活動,開展650余場春節慰問、元宵猜燈謎、拗九孝老、清明祭英烈、端午包粽、七夕睦鄰、中秋慶團圓、重陽敬老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通過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志願服務,涌現好典型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也願意成為一名志願者,為大家提供便利服務。”12月3日,“志願‘益’起來,啟航新征程”志願者日主題活動在冰心公園舉行,現場除了愛心義剪、健康義診、移風易俗等志願服務項目,還有舞蹈、歌曲、健身操等文娛節目展演,市民在寓教於樂中弘揚雷鋒精神和普及志願服務理念。

眼科專家到長樂為白內障患者診療。

眼科專家到長樂為白內障患者診療。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通過文明實踐活動的“小窗口”,可以看到長樂區推進志願服務精准化、專業化、常態化、品牌化建設的“大行動”。今年以來,長樂區優化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明進社區,溫暖千萬家”等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將新思想、新風尚送到群眾身邊。

今年以來,長樂區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逾2600場,累計服務群眾逾51萬人次﹔舉辦“周末益課堂”“樂齡學堂”等特色活動78場,累計服務群眾逾2370人次﹔全區在“志願福州”平台注冊志願者已達11.73萬人,注冊志願服務團體1500余個,服務項目累計5.65萬余個,服務總時長逾616萬小時。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愛心茶攤。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樂區持續擦亮志願服務活動品牌,涌現出一批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電力義點亮”志願服務隊獲評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最佳志願服務組織”﹔6個志願服務典型獲評2023年度全市學雷鋒志願服務“五個最美”先進典型﹔20名志願者、1個志願服務組織分別獲得2023年福州市抗擊台風“最美志願者”“最美志願服務組織”稱號﹔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愛心茶攤獲評福州2023年度“十佳愛心茶攤”﹔10名文藝志願者、2個志願服務組織獲評福州市最美文藝志願者和最佳文藝志願服務組織﹔5名志願者被評為2023年福州市“四星級志願者”,1243名志願者被評為長樂區三星級及以下志願者。

文明宜居,營造好風氣

“吸新鮮空氣,賞公園美景,感受長樂的慢節奏生活,真比待在大城市還舒坦。”每天清晨6點左右,退休干部老李都要沿著南山公園散步一個多小時,用鏡頭和腳步記錄長樂這座濱海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南山公園。姜亮攝

南山公園。姜亮攝

與綠色相伴,與文明同行。為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長樂區先后部署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專項整治、“垃圾不落地·文明添福氣”、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市民素質提升、紀念建縣1400年專項提升等活動,累計開展愛國衛生、創城宣傳等志願服務活動1000余場,讓群眾感受到摸得著、看得見的文明實惠。

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城市文明“最好的名片”。為更好地營造和諧儉朴、文明向善的鄉風民風,長樂區修訂《長樂區移風易俗工作管理辦法》,夯實村(社區)移風易俗“三員”隊伍建設,選樹22個區級移風易俗示范村(社區)以及19名優秀“三員”,持續開展590余場“六進”宣傳活動,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均在99%以上,營造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全區在紅白喜事上節約資金約14.1億元。

“移風易俗我先行 黨員干部做表率”文藝宣講活動。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移風易俗我先行 黨員干部做表率”文藝宣講活動。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持續鞏固深化移風易俗,長樂區委文明辦將探索搭建智能化創城管理平台,加強省、市級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運行管理,挖掘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移風易俗志願服務項目品牌,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同時,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分級分層簽訂移風易俗工作責任書,健全村(社區)“紅黑榜”機制,動員廣大群眾自覺投入到移風易俗工作中來,形成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積極帶動身邊人破舊俗、立新風,以身體力行“小行動”構建文明城市“大風尚”。(連玉)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