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閩江河口濕地迎來145隻鴻雁越冬

2024年01月03日11:39 |
小字號

2023年12月30日,在閩江河口濕地共觀測到145隻鴻雁。據悉,2022年12月9日在這裡記錄了156隻鴻雁,這個冬季,鴻雁來的時間較往年推遲了半個多月。

鴻雁隨著季節變化南北遷徙,遷徙時間和遷徙路線相對固定。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鴻雁停歇的濕地喪失,水體被污染,水生生物減少,食物短缺,鴻雁不得不改變遷徙策略,重新尋找食物和停歇地,數量也急劇下降。2023年7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鴻雁個體的瀕危等級調整為瀕危(EN)。

每年9月,北方葉落,鴻雁帶著幼鳥出發,翻越崇山峻嶺,飛越江河湖海,在停歇地短暫停留后前往越冬地。目前已知鴻雁遷徙路線有兩條,分別為內陸遷徙路線和沿海遷徙路線。其中,沿海遷徙種群較小,主要在俄羅斯繁殖,沿著海岸線向南遷徙,部分留在朝鮮半島,部分繼續向南,來到我國沿海地區越冬。

閩江河口濕地是鴻雁越冬區的南限,每年有超過500隻鴻雁越冬,2023年11月開始,鴻雁陸續到來,12月迎來“大部隊”。2024年1月,越冬種群基本到達,2月底將集體北歸。閩江河口濕地也是小天鵝等雁鴨類水鳥的重要越冬區。

據了解,閩江河口濕地位於閩江入海口,屬亞熱帶濕潤疾風型氣候區,自然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的重要驛站。

近年來,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管理處結合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找問題、抓落實,堅持結果導向,制定行動方案,拿出可行措施,切實將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到實處。為保障鳥類棲息需要,該濕地保護區管理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候鳥提供良好的越冬條件。保護區管理處完成退養還濕改造、治理互花米草、恢復鄉土植被,有效擴大鳥類棲息面積、改善棲息生境,海三棱藨草、短葉茳芏等植被的恢復,為鴻雁、小天鵝等雁鴨類水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