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廣開食源,踐行大食物觀(現場評論·端穩飯碗裝好糧⑥)

王崟欣
2024年01月05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傍晚時分,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東安村。大黃魚養殖戶葉方淑走上漁排,抄起網兜,一撈一提,稱重、打包、裝車……葉方淑笑得燦爛,干得起勁。記者忙問:“捕大黃魚,不用出遠海了?”葉方淑回答:“現在養殖技術高,新鮮的大黃魚一年四季都有!”

  過去,因過度捕撈,野生大黃魚瀕臨絕跡。這些年,在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漁民共同努力下,通過人工繁育魚苗、改善養殖環境,既深化“養殖鏈”又拓展“加工鏈”,大黃魚產業發展壯大,效益不斷提高。一條條大黃魚被端上百姓餐桌,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增添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從粗糧米面到肉蛋海鮮,從“菜籃子”到“果盤子”……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飲食結構變化,我們的食物供給越來越多元。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既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助於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豐富食物供給,要善於利用與整合資源。福建多山,人均耕地面積較小,但山、海、林等資源也是食物來源。食物供給要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因地制宜在森林發展木本糧油、在江海穩定水產養殖、在山地種茶。如今在八閩大地,以寧德大黃魚、古田食用菌、閩清橄欖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成為閃亮名片,產品產出豐富,產值持續攀高。踐行大食物觀,更好保障糧食安全,就要保持開闊視野,想方設法突破農業自然資源約束,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提高食物供給能力,延展產業鏈條十分重要。發展產業經濟,是興糧之策、富農之道、惠民之舉。把單一作物種植發展為產業,有助於多途徑開發拓展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古田是山區縣,其獨特的生態和氣候條件適宜食用菌生長。從以小農戶為主的產業,到工業化生產、標准化基地建設,再到精深加工,古田的銀耳已發展為鮮燉銀耳羹、銀耳露、銀耳餅干等30多種產品。無論是糧食產品還是非糧食物,都離不開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面向未來,應當不斷豐富食物呈現形態和供給方式,在增加產品附加值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還應注重供給質量。對於食物,產出加工要保証安全,上桌食用要做到讓人放心。從保護耕地,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福建把生態文明建設與食物產出地保護結合起來。比如,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同時,福建依托大數據,推動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將安全貫穿生產全鏈條。供給多元、品質過硬,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的食物更加營養健康。

  “魚、蛋、粗糧一樣來一點兒,現在追求的是健康和營養搭配。”農貿市場內,年輕的小兩口正在精挑細選,不一會兒,手上便提得滿滿當當。順應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廣開食源,踐行大食物觀,努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我們就一定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撐,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為人民日報福建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5日 05 版)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