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是怎樣做到的?

2024年01月10日15:01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是怎樣做到的?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深入推進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商法融合產業生態圈的打造。圖為海上世界,是自貿先行區的重要平台載體。廈門西海灣郵輪城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2023年10月,邁輝遷入自貿先行區。邁輝供圖

  入駐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的盈科海絲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張增源攝

  率先福建省出台針對法務、泛法務產業、母基金等專項扶持政策﹔積極引進國際組織、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頭部律所﹔探索打造國際法務運營平台、知識產權要素供給側保障集聚區、特色產業集聚區﹔成立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為企業提供接軌國際的一站式商法融合服務……

  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以下簡稱“自貿先行區”)自2021年11月5日成立以來,一路摸石過河,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深入推進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商法融合產業生態圈的打造,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持續推進廈門自貿片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本報今日從三個角度來解讀自貿先行區的建設成效。

  探索創新

  海絲中央法務區怎麼建?

  窗外的東渡港,一艘艘大型貨輪交錯而過﹔窗內以藍色為主調的辦公室裡,一派忙碌景象。這裡是海上世界B座7樓,邁輝國際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以下簡稱“邁輝”)的辦公室。

  總部位於新西蘭的邁輝,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00多個分公司,可提供“端到端”供應鏈物流服務,13年前進入廈門,去年10月遷址至海上世界。

  “搬遷到自貿先行區后,企業‘魅力’大增。”經理陳麗萍介紹道,“海上世界是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的平台載體,聚集了大量的法務機構和知名企業,我們進駐以后,這裡的法務、商業環境對企業項目推進有很大助力。”她還透露:“邁輝正在申請海關AEO(經認証的經營者)高級認証企業,如果通過,將有助於企業提升在國際貿易中的信譽度和核心競爭力,降低貿易成本。”

  邁輝的進駐,是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建設中的一個生動縮影。

  去年9月,在自貿先行區揭牌的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正在探索將廈門打造成全領域投資貿易服務樞紐,為境內外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接軌國際的商法融合服務,促進域內外相關產業項目在廈門集聚,推動建設國際法務集聚區和自貿國際商務區。

  海絲中央法務區怎麼建?對於自貿先行區來說,是從無到有、從零起步的摸索和實踐。始終站在改革開放前沿的自貿人,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借助自貿片區制度創新優勢,經過扎實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斷創新政策舉措,積極探索法務、泛法務融合發展新路。

  一項項創新制度、一個個改革方案、一條條惠企舉措,助力打造全鏈條、全方位、全場景的法治實踐新高地……兩年多來,自貿先行區圍繞服務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緊貼廈門相關產業境內外投資經營法務需求,致力於積聚更高水平的國際化、市場化法務、泛法務要素保障,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持續推進廈門自貿片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以法促商,以商帶法。自貿先行區的建設帶動了產業發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在廈門集聚,吸引供應鏈、需求鏈、價值鏈和產業鏈相關產業主體落戶廈門。

  鋼鐵巨頭——德信集團海外事業總部落戶廈門(以下簡稱“廈門德信集團”)也得益於自貿先行區的吸引力。廈門德信集團是上海德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主要負責海外板塊的集團公司,是目前“一帶一路”海外建設最大的,也是印尼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2022年3月31日簽約落戶廈門。

  時值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在廈籌建代表處,代表處為廈門德信集團提供了跨境投資中的爭議解決新選項。“借助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的獨特優勢,廈門德信集團將全力拓展海外市場,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廈門德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自貿先行區的建設過程中,曾經有人質疑,法律服務機構沒有必要聚集。而如今的自貿先行區用成效說話。國際組織、外國法律服務機構、多家國際權威評級機構評定為第一梯隊的國內頭部律所相繼落戶﹔國際級、國家級仲裁機構首選進駐﹔金融、服貿、法務、文化等產業集聚發展……在這片既是自貿片區也是法務區的熱土上,疊加效應產生的化學反應正轉化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一個全方位、全鏈條的現代法律服務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

  雙向奔赴

  為什麼選擇廈門自貿片區?

  “我們和自貿先行區是雙向奔赴。”坐在海上世界A座4層的辦公室裡,北京隆安(廈門)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北京隆安”)執委會主任戴明忠說道。入駐自貿先行區一年多來,從成立之初僅幾位律師,到現在80多位律師,北京隆安的業務迅速擴張,市場份額不斷增加。

  北京隆安是中國最早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在全國30余個城市設有辦公機構。“在成都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過程中,北京隆安參與其中,我們很認同法務區的概念。”戴明忠說道,當廈門啟動中央法務區建設,北京隆安也聞訊而來,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法務區的魅力和吸引力,這裡法務、泛法務機構聚集,形成矩陣效應,越來越多涉外律師主動加盟。

  經驗豐富的台籍律師洪紹書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剛剛加盟數月,但已接手不少涉外案件。

  2023年9月,德國某知名企業因資不抵債向當地法院申請啟動自我管理破產程序,宣布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將繼續,目標是可持續化效益重組,廈門一家出口企業擁有800多萬美金的應破產債權。在接到企業委托后,洪紹書第一時間協助企業厘清德國破產法律規定,並協助企業與德國破產方協調,在確保后續出貨能優先清償的前提下,讓客戶繼續出貨並陸續順利回款,原來預估的八百萬美元債權逐步降為四百萬美元。

  洪紹書說,“目前正等待德企破產管理人擬定企業重組計劃及債務清償方案,提交法院及債權人會議表決,我們將持續關注程序進度,確保客戶的破產債權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清償,以降低其損失。”

  “海絲中央法務區法律服務資源相對聚集、泛法務產業較為完善,是廈門自貿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戰略高地。”長期從事涉外法律服務的洪紹書表示,自貿先行區引入了很多高端法務、泛法務機構,大家可以搭建起國際化的法律服務生態圈,把國際糾紛解決的法律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為例,其廈門代表處自2022年9月落戶以來,針對外向型企業需求,聚焦熱點難點問題,推出多期高端講堂,為近500余家福建企業提供惠企法律服務。截至2023年11月,廈門代表處已接收並協助處理福建省內各類商事法律咨詢及糾紛案件約20件,助推廈門及福建省商事法律服務產業全面升級。

  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對外開放大局,賦予廈門的一項重大改革創新任務。自貿先行區自2021年11月揭牌以來,立足片區產業實際,圍繞數字化、國際化、市場化、創新型的規劃發展,聚焦國際商貿、海商海事、知識產權、金融等領域精准發力,打造國際法務運營平台,招引集聚高端法務、泛法務資源,一批國際組織、境內外仲裁機構、頭部律所相繼入駐。

  北京安杰世澤(廈門)律師事務所是首家入駐自貿先行區的律所。入駐以來,律所的海商海事、國際貿易、“一帶一路”與跨境投資、國際仲裁業務發展迅速,提供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投資和國際仲裁法律服務。

  為什麼選擇廈門自貿片區?律所主任、法學博士安壽志說,法治和開放相伴而行,自貿先行區通過加強國際法律服務資源的集聚和對接,構建國際商事海事訴訟、仲裁、調解平台,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提供高效、專業的法律支持服務,把廈門自貿片區打造成“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境外企業“引進來”的橋頭堡,企業自然“不請自來”。

  商法融合

  如何讓市場服務市場?

  2023年12月10日,一批重達20噸的鋁制易拉蓋從廈門海滄車站出發,經由中歐(廈門)班列,奔赴哈薩克斯坦。這批鋁制易拉蓋來自伯尼納貿易(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尼納”)。

  成立僅兩年時間,伯尼納業務快速發展,累計出口超過18000個集裝箱易拉罐、拉罐蓋。在位於海上世界B棟三樓的辦公室裡,總經理李星說道:“隨著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們感受到‘商法融合’帶來的極大便利。”

  “這裡聚集著不少物流企業,也有許多法務、泛法務機構,大家都是鄰居,溝通十分方便。有時候需要咨詢出口業務方面的法律問題,隻要上下樓的時間,就可以坐下來面對面溝通。”李星說道。

  伯尼納所在的海上世界是自貿先行區的重要平台載體,目前已初步形成金融、服貿、法務、文化等產業集聚,150余家優質企業、機構協同構建法務、商務生態圈,形成以法促商、以商帶法的商法融合產業生態圈。

  2022年9月啟動運作國際法務運營平台,2023年探索推出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海絲中央法務區在建立和建設的過程中,在強調其社會功能和屬性之外,還充分凸顯其市場屬性和市場功能。

  服務基地匯聚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香港海事仲裁協會、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中亞國際仲裁法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海峽兩岸仲裁中心等以及律師事務所、公証、司法鑒定、金融等近60家專業化、市場化合作共建機構。

  盈科海絲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剛剛進駐,就接到深圳某跨境電商企業的委托,就其在美國擁有的某外觀專利進行海外知識產權維權。中心派出具有美國律師執照的律師直接負責這次業務,並與美國伊利諾伊州當地律師組成團隊,共同為客戶提供美國知識產權維權服務。

  “市場和客戶在哪裡,我們就去哪裡。自貿先行區商法融合的探索和實踐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在這裡,我們可以快速對接市場和客戶。”盈科海絲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執行主任薛妮說道。目前,中心已完成新加坡、韓國、印度、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南非、巴西、泰國等國家的法律投資白皮書,未來將繼續完善國別投資法律指南。

  “讓市場服務市場”“服務好客戶的客戶”——自貿先行區在市場化理念的帶動下,強化與法務機構拓展招商聯動,充分發揮法務資源的作用,轉化為經濟動能。

  目前,服務基地聚焦調解、仲裁和外貿合規體系等市場需求,發揮基地一站式服務優勢,法務服務版圖覆蓋100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自基地建設以來,合作共建機構累計新增合約數2700多件,新增合約標的金額達131億元。

  “海絲中央法務區的成立為法治建設帶來新活力,也為持續改革開放的營商環境建設帶來新思路。”海絲中央法務區首批專家顧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會長沈四寶肯定道,海絲中央法務區已深深融入廈門一流的營商環境建設之中,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盧海林表示,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是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得益於國家、省、市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成效初步顯現。下一步將加大自貿先行區建設力度,重點強化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功能,持續加強法務、商務、航運、基金等資源集聚力度﹔充分發揮服務基地資源生態圈在國際商事海事爭議解決服務、國際投資貿易綜合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作用,以市場服務市場,推進自貿先行區和自貿國際商務區“雙區驅動”﹔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吸引國際法務機構落地開展業務,提高涉外法務服務能力,全方位推動商法融合發展。(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朱芸)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