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花玉蓮綻舌尖 寧德古田銀耳宴亮相榕城

人民網福州1月21日電 (記者林盈)“這麼好吃,我看你都要嘗飽了,給你買點回家。”20日,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舉辦的“古田銀耳宴 福建來相見”八閩美食嘉年華一縣一桌菜品鑒推介會攤位上,一位市民對品嘗著各種銀耳食品的家人說道。
白若雪,黃如金,似牡丹,媲蓮花,肥厚多肉,鮮香軟糯,現場展示的古田銀耳吸引不少參觀者購買。來自寧德古田的鮮銀耳、銀耳凍干、銀耳羹、銀耳奶茶、銀耳面膜等產品琳琅滿目,引來了不少周邊市民游客駐足品嘗、選購。
多種多樣的銀耳產品琳琅滿目。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據了解,古田銀耳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上個世紀中期,古田人開始更進一步鑽研銀耳種植技藝,使之成為發家致富的產業。憑借著濕潤溫暖的氣候優勢,和鷲峰山脈南端山泉的滋養,古田銀耳以高品質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為當地菇農的“致富山珍”,還於近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現場展示的銀耳。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參展商展示銀耳產品。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2023年,在中國食用菌之都古田,全縣共栽培各類食用菌總產量92萬噸(鮮品),其中銀耳產量達39.6萬噸,佔全球產量的90%以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及制品分會、食藥用菌雜志等機構發布的“2022中國食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單”中,“古田銀耳”品牌價值達89.91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任發政介紹,銀耳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質元素、纖維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雙高的藥食同源原料,深受消費者喜愛。
古田銀耳於近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蔣煒煌攝
進入電商時代,古田的銀耳產業從普通種植向深加工迭代升級,銷售渠道也從線下擴展到線上。乘著鄉村振興的春風,一家家銀耳生產企業雨后春筍般在古田發芽扎根。據一家現場展銷的企業介紹,2023年其年銷量超過四千萬元。
與此同時,古田銀耳的種植也在持續升級。在今天的古田,光伏菇棚已不是新鮮物件。據統計,2021年5月以來,古田共實施了9個光伏菇棚項目,打造8個光伏菇棚基地,建設食用菌標准化生產菇棚450間,並配套建設保鮮冷藏庫、烘干廠等基礎設施。
光伏菇棚中,通過自動化噴淋設施、溫濕度監測裝置等智能設備助力,打水、通風等體力活不必再由菇農親力親為。升級后,銀耳產量提升約20%,病虫害顯著減少,產出的銀耳葉片粗大、朵型美觀。
美食嘉年華中菜品。蔣煒煌攝
以新品種“金耳”為原料的菜品。蔣煒煌攝
“鳳穿牡丹”“玉露銀絲”“飛鴻踏雪”……美食嘉年華的餐桌上,19道特制的銀耳菜肴點亮舌尖驚喜。這是福建省商務廳牽頭開展的“一縣一桌菜”成果之一,也是古田銀耳走向更多消費者餐桌的一次嘗試。福建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在繼承傳統美食風味的基礎上,不斷豐富餐飲市場的產品創新和發展形態,推動餐飲產品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讓福建美食——銀耳宴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