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百秒說福建丨2023年最后一個工作日,福建省委副書記為了啥“打廣告”?

林曉麗 趙怡君
2024年01月22日09: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福建在過去一年有不少“大事發生”:一場會上民營經濟“提檔了”、一個文件讓兩岸融合“提速了”、一群遠道而來的“客人”讓對外開放“提質了”……這些事就像“涓涓細流”,匯聚成奔騰向前的“江河”,讓福建高質量發展的這艘“大船”,行得更快、更遠。2024年福建省兩會來了,人民網福建頻道特別推出短視頻系列述評,一起來看。

2023年年底,元旦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在一場發布會上“打起了廣告”,“主角”是台創園。他說,“台灣的農民、企業家,通過長期的努力,打造出這麼多好的成果,現在想把台創園的成果更多地鋪開。”

福建的台創園名氣不小,園內的櫻花茶園更是全國聞名,每當櫻花盛開,慕名來打卡的人不計其數。福建6個台創園連續6年包攬前6名,台創園是福建在探索兩岸融合上的重要成果,但后面要加個“之一”。

我們常說,福建是兩岸融合的“排頭兵”,先用一組數據來說話。

平潭島距台灣本島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廈門與金門隔海相望,同安角嶼距離小金門隻有1000多米。

不僅是地方近,人也近。台灣同胞80%以上祖籍在福建,這幾年,回來旅游、“拜”媽祖的台灣同胞越來越多。這麼看,兩岸融合“這副擔子”落在福建的肩上,順理成章。

兩岸融合是福建一直在做的事情,聽起來有點兒“老調重彈”,但去年的情況還真不一樣。

單說這場高規格的發布會,有兩位福建省領導共同出席,可見“兩岸融合”這四個字對於福建的分量。

早在這次發布會之前,也就是2023年9月,中央重磅發布了一個政策文件,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可謂“含金量”十足、“含情量”十足。

中央畫好“規劃圖”,福建要做的是規整好“框架”,准備開始“施工”。

細,這個字在福建這些年出台的涉台政策中所及所感,從孩子上學到落戶,甚至細到移動支付,都被列入到政策考慮當中,為的是讓台胞在福建登陸后,真正融入到當地生活。

過去一年,是“兩岸共飲一江水”的第五年,泉州向金門日均供水量達2萬噸,累計供水量佔金門縣自來水廠日常供水總量73%﹔閩台海上直航已成為兩岸客貨往來的主通道,客運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佔兩岸海運總量的99%、30%﹔福建實際利用台資位居大陸前列,新設台企戶數連續多年位居大陸首位﹔

……

從經貿到交通、從民間交流到人才政策,成果說不完。

兩岸融合就像是“榫卯”一樣,嵌入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閩台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相信兩岸融合的“含情量”和“含福量”會越聚越多。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