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福建省政協委員、三明市副市長林菁:舉行“村BA”、鄉村迷你馬拉鬆等生活化、全民化的戶外活動

2024年01月23日10:4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月23日電(記者張子劍、林盈)福建依山傍海,擁有發展山水戶外運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帶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戶外場地設施相對較少,產品供給不夠豐富﹔戶外運動賽事品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大眾消費激發不夠﹔戶外運動與文旅、健康、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業態融合度不夠等。

為此,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福建省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常委、三明市副市長、民進三明市委會主委林菁建議推進福建山水戶外運動產業發展。

福建省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常委、三明市副市長、民進三明市委會主委林菁。受訪者供圖

福建省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常委、三明市副市長、民進三明市委會主委林菁。受訪者供圖

“建設基礎設施,做足‘健身去哪兒’民生賬。”林菁說,建議發揮省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示范和撬動作用,鼓勵社會資金積極投入。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建設各類戶外運動場地設施,既要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戶外露營等基礎設施,也應布局滿足更高需求的自駕營地、船艇碼頭、戶外山地和航空飛行營地等設施建設。鼓勵部分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提升全年齡階段人群的戶外體驗。適時評選一批以戶外運動賽事運營、消費場景為特色的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單位、示范項目,將符合條件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申報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據統計,2022年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達6008.78億元,全省體育消費總規模達889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14%﹔2023年,體育消費總規模達957億元,人均2286.28元。

林菁建議,一是打造融合品牌,盤活“跟著賽事去旅行”經濟賬。持續打響“清新福建,暢爽戶外”賽事品牌,打造分站賽、系列賽、城市賽、友誼賽等多級多類賽事體系,策劃“賽事打卡”機制,形成“一地一精品、月月有賽事”。將戶外運動賽事和節慶活動、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在全民健身日、農民豐收節、重陽節、畬族“三月三”等節慶日,舉行“村BA”、“廠BA”、鄉村迷你馬拉鬆、水上趣味運動會等生活化、全民化的戶外活動。通過賽事經濟串聯城市地標景點和賽事路線,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聯動“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帶動周邊產業,形成“一日比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旅游”良性發展局面。

二是踐行環保理念,算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賬。充分利用城市空閑土地、河湖濱水空間、集體建設用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四荒”土地等發展戶外運動,創新優化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供地方式,促進城鎮留白增綠。加強與戶外運動社會組織、環保基金會組織等合作,利用戶外運動營地、基地等資源,建設戶外垃圾創意回收站。在開展戶外運動的同時,配套開展公益環保行動,推動戶外運動參與者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三是推進產業融合,統籌“戶外+”綜合賬。“戶外+景區”,將已有國家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融入戶外運動元素,宜山則山,宜水則水,打造“景區+露營”“景區+徒步”“景區+越野”“景區+釣魚”“景區+皮劃艇”等山水運動賦能產品。“戶外+健康”,依托高森林覆蓋率的資源稟賦,開發一批具有戶外運動特色的森林康養產品,打造運動康養示范基地,推進“一基地一特色”活動。“戶外+培訓”,大力推廣“戶外運動進校園”活動,發展青少年戶外運動研學教育,打造特色營地教育品牌。“戶外+科技”,在戶外運動場景中,推廣應用人工智能、VR、5G等技術,打造戶外運動智能化、個性化消費場景。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