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以閩台合作助養老升級  福建省政協委員施清芳建議打造融合試點

2024年01月25日08:5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1月25日電 (林盈、黃東儀)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台,閩台兩地在各領域的合作融合迎來了新機遇。

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福建省政協委員,民盟福建省委會常委、莆田市委會主委施清芳從養老服務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察與建議。

福建省政協委員,民盟福建省委會常委、莆田市委會主委施清芳。受訪者供圖

福建省政協委員,民盟福建省委會常委、莆田市委會主委施清芳。受訪者供圖

他指出,閩台兩地具有“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淵源關系,合作基礎得天獨厚。

在養老產業方面,台灣起步早、經驗豐富,在福建亦有一定合作基礎。目前福建台資參與管理的養老機構有10家,福州安心護理院即是引進台灣中孝集團旗下安心品牌,廈門長庚醫院引入台灣的老年護理模式。而福建養老產業發展迅猛,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完善,可為閩台合作養老提供“醫養結合”“智慧養老”等優質產品和配套服務。

施清芳認為,正值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之際,從養老這個社會關注的角度切入,用好大陸銀發經濟和政策紅利,有助於閩台兩地深度融合。

就此他建議,出台閩台養老合作政策保障措施。針對《意見》相關養老政策,出台鼓勵和支持閩台養老互聯合作先行試點發展措施。民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在完善政策措施、推動閩台養老基礎配套設施適老盡通等方面創新探索,高質量推動閩台合作養老服務融合試點發展。

建立養老合作多元經營機制。發揮國企公益屬性,持續深化閩台民營養老企業與國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緩解政府養老資金壓力,減少老人對民營養老后顧之憂。要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閩台養老產業發展,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形成閩台養老合作一盤棋。

打造系列養老融合試點基地。打造一批兼具閩台文化元素、地域特色合作試點,重點試點試先發展。比如:打造武夷山旅游度假養老服務區、龍岩紅色革命養老服務區、莆田媽祖健康養老服務區、百壽康高端老年綜合服務區、廈門濱海休閑養老服務區等,推動閩台養老服務融合試點落地落實。

培養養老合作專業人才隊伍。出台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多途徑人才培養機制,與台灣的高等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共建養老行業學院,推動閩台產學研深度合作,開展養老服務相關的培訓和教育項目,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養老護理人員和管理人才。

建設閩台銀發經濟產業園區。要承接台灣養老產業轉移,在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土地供應等方面加大支持,以吸引更多投資和資源投入。引進台灣醫療產業項目,建立合作養老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基地。建立海峽兩岸養老康復護理技術培訓交流基地,培育養老產業集群、打造高水平閩台合作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實現海峽兩岸在健康養老產業上優勢互補及互利雙贏。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