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現場訪談丨廈門如何以科技賦能海洋生態修復

常欽 鐘自煒 劉曉宇
2024年01月26日07:2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我國第一家以海洋鯨豚類為主題的海洋珍稀瀕危生物科普展館,展示著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國內技術先進、培育造礁珊瑚種類最多的活體實驗室,是我國造礁珊瑚的活體保藏庫……1月25日,記者走進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簡稱海洋三所)進行了實地探訪。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資料照片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資料照片

海洋三所創建於1959年,是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國家公益性綜合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為廈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賦予了全過程、多專業、長時續的科技能量。

“海洋三所作為科研機構,持續關注可持續發展,為廈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珍稀生物保護,特別是紅樹林、白海豚、文昌魚、白鷺的保護等做出積極努力。”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長余興光研究員40多年的工作歷程,見証了廈門推進海洋保護修復的生動實踐。

“我是廈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直接見証者、參與者。”余興光說,很高興自己與同事做了一些有益工作,為推動廈門海洋和海灣型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近20年來,他在國際國內不同場合的論壇、培訓班上應邀推介廈門生態文明實踐經驗數十場次。

海洋三所的鯨豚展館內,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林小藝攝

海洋三所的鯨豚展館內,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林小藝攝

說起這些年的變化,余興光打開了話匣子:“我1980年大學畢業來到廈門工作,曾經聞到過筼筜湖難以想象的臭味,看到過湖周邊垃圾遍布的場景,心痛不已。如今,40多年過來,廈門市的海洋環境保護和海灣型城市建設展現出全方位高顏值的美麗風貌,海洋生態修復成果成為國際典范,心裡特別高興和自豪。”

“廈門海洋生態修復具有海陸統籌、以海濟陸的客觀必然性。”余興光說,廈門市“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城市形態,決定了海城依存、互為支撐的城市特點。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決定了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綠色發展的走向,和人民福祉息息相關。

以廈門本島為中心,繞九龍江河口區、西海域和東南部大灣區的海域總面積為345平方公裡,承載了市域1700平方公裡范圍內的匯水區13條小流域的污染物輸入。而廈門島內外城市發展的核心城區,城市功能及產業布局,以及國土空間管控,與海灣內外的環境與海岸帶的“生態位”優勢緊密相連。廈門海灣型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對廈門市海洋生態系統韌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海洋三所的珊瑚保育館,這是我國造礁珊瑚的活體保藏庫。林小藝攝

海洋三所的珊瑚保育館,這是我國造礁珊瑚的活體保藏庫。林小藝攝

“廈門海灣綜合整治,體現海灣為基、陸域為用、海陸聯動、以海濟陸的鮮明陸海統籌廈門特色。”余興光說,廈門全域海洋生態修復,體現了海洋生態修復的系統性治理思維和全局觀。“這不是就海而海或就灣而灣的生態修復,而是著眼海灣區域生態質量提升、生態韌性增強、生態功能與承載力增加、生態產品與人民福祉增多的海洋生態修復。”

余興光介紹,廈門所有海洋生態修復項目,杏林灣、海滄灣、馬鑾灣綜合整治、沙灘修復與浪漫岸線的打造、流域污染整治與生態建設,以及全海域近300公頃潮間帶紅樹林濕地生態區構建、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物種保護、海島生態修復等,無不體現了陸海統籌戰略的實施,體現了一灣一策、因灣制宜、多措並舉、形成合力的治理模式。

余興光坦言,人類對自然特別是對海洋的認知,是十分有限的。海洋生態修復,如何尊重自然規律,尤其是把控海洋生態環境的演變趨勢,非常重要。所有的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都會首先深入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和海域論証。比如高集海堤打開,開口多寬、納潮量多少、浚深多少、水動力改善與回淤程度、水質控制指標等等,是由海洋三所和廈門大學同時背靠背地研究計算比對,還要結合國內權威機構的物理模型試驗結果進行綜合研判。

余興光說,五緣灣濕地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觀音山沙灘等海洋生態修復成效不斷顯現,海灣、岸線、濕地、海島等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各類配套設施落地,周邊片區內的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好畫卷比比皆是。居民不僅擁有“山青、水綠、天藍”的良好生態產品,還充分享受到了豐富和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務,幸福感日益增強。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