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福建這裡為何能躋身“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

陳歡歡 蘭志飛 陳永整
2024年01月27日19:0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福建省人大代表,羅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志斌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接受人民網專訪。

主持人:在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趙龍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振信心、催人奮進。請問林縣長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哪些內容印象特別深刻?有何心得體會?

林志斌:今年,聽完趙龍省長的省政府工作報告,讓人倍感振奮、倍受鼓舞、倍增信心,這是一份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求真務實、貼近民心的好報告,有三個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一是聚焦兩岸融合發展。報告提出要以福建高質量發展服務祖國統一大業,從社會融合、經濟融合、情感融合和全域融合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讓我們對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干什麼、怎麼干都有了清晰的認識。

二是聚焦新發展理念。連續兩年都提到一句話,“當產業項目、經濟增長速度與生態環境發生沖突時,寧可放棄項目,寧可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保護好生態環境。”這是福建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傳承,對處在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的羅源縣,具有尤為深刻的指導意義。

三是聚焦為基層減負。報告提出要“深化精文減會、整治數字留痕……讓大家卸掉包袱、放開手腳,專心干實事,干有效能的事。”正是這些朴實無華的話語,擊中了基層干部的真實內心,相信福建干部未來將更有信心“輕裝上陣”,更多時間“四下基層”,踐行“四個萬家”。

福建省人大代表,羅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志斌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福建省人大代表,羅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志斌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我們知道,羅源縣是福建省會福州的“北大門”,也是絲路海港城的重要承載地。林縣長,請問羅源未來在福建“強省會”戰略中如何展現擔當。

林志斌:近年來,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羅源縣社會經濟發展步履穩健。2023年,成功躋身“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提升至29位。而且,我們的經濟增長有堅實的產業支撐,幾個先行指標逆勢上揚。近兩年,全縣工業用電量連續兩位數增長,2022年增長19.4%,2023年增長20.6%﹔港口貨物吞吐量,2022年增長32.6%,2023年增長11.0%。

回去后,羅源縣將聚焦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集中精力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定不移抓產業。報告提出:要引導每個縣域做強1-2條重點產業鏈。對羅源來說,就是要致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依托寶鋼、閩光等龍頭企業,加快打造千億級的綠色冶金產業集群。同時,依托緊鄰寧德時代的區位優勢,努力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努力構建新時代“雙龍抱珠”產業格局。

二是堅定不移抓重大項目。我們堅持以大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每年都謀劃推動10個打基礎、利長遠、增潛力、惠民生的重大項目,持續為羅源高質量發展夯實“穩”的根基,積蓄“進”的力量。

三是堅定不移抓要素保障。土地是最寶貴的資源,工業用地是縣域最重要的發展支撐。我們計劃通過解決歷史圍填海遺留問題、盤活處置閑置低效用地等方式,整理出工業用地2萬畝。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將為福建“強省會”戰略打下堅實的工業用地保障。

四是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報告指出: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70%的生產總值、稅收和科技創新成果,80%的就業、94%的企業數量。我們要真正從心底裡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完善領導挂鉤聯系企業機制,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做到企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打通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

五是堅定不移改善民生。報告提出:讓老百姓過上更好日子。我們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全力謀劃推動教育、醫療、就業、交通、市政、城鄉供水、污水等重大民生項目,努力補齊民生短板,讓老百姓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共享成果。

福建省人大代表,羅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志斌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福建省人大代表,羅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志斌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羅源位處閩台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未來將如何發揮優勢,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林志斌:未來,羅源重點將從3個方面做努力:

一是做大做強國家級台商投資區,打造兩岸產業融合發展集中區。

二是加快推進牛坑灣填海工程,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提供重要平台。

三是加快完善羅源灣港區交通樞紐,打造兩岸物流集散中心。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做大做強國家級台商投資區”,目前這個全市唯一的國家級對台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怎樣的成效?

林志斌:福州台商投資區是經國務院批准,全省首批設立的國家級對台工業園區。

其中,羅源鬆山片區佔地近1萬畝。目前,園區現已入駐企業58家,其中台企11家。近年來,我們招商形勢喜人,相繼落地了福蓉源、東恆新能源、萬洋眾創城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未來,我縣將搶抓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政策機遇,依托緊鄰寧德時代的區位優勢,利用園區近4000畝可供連片開發的用地,重點招引台資動力電池及其配套企業,打造台灣中小企業產業園。

主持人:就在前幾天,福州港口岸黃岐港區和羅源灣港區環下嶼島作業區同時通過口岸擴大開放國家級驗收,這意味著什麼?對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起到什麼積極作用?

林志斌:福建在對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此次兩個作業區同時通過口岸擴大開放國家級驗收,標志著福州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可以預想,隨著國家對推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持續疊加,未來福州港在開放開發上的力度將會更大、步伐將會更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拓展對台連接通道,推動共建兩岸物流集散中心,促進對台客貨運樞紐設施提級擴能”。羅源灣是福建省六大深水良港之一,被交通部定位為全國大宗散貨和集裝箱集散中心,已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2023年,羅源灣港區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增速達17.9%。

未來,福州羅源灣港區應該在推動兩岸物流集散方面承擔更重要使命,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便利的交通條件。羅源也將搶抓兩岸融合發展機遇,加快推進碼頭泊位、港后方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打造兩岸經貿重要互通港口。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