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地方領導
吳賢德代表:主動送政策和服務上門,切實幫助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民營經濟是福建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去年8月,福建省成為全國第一個提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的省份。作為福建省會的福州,如何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人民網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長吳賢德。
人民網:福州是民營經濟大市,請您介紹一下福州民營經濟發展主要有什麼特點?
吳賢德:長期以來,福州市始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不斷提振發展信心、激發投資活力、穩定社會預期,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白手起家的“草根經濟”,發展到相互配套、集群挺進的規模態勢,福州民營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變”。福州民營經濟有幾個特點:
一是經濟貢獻較大。主要表現為“56789”,即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50%以上的投資、60%以上的GDP和稅收、70%以上的第二產業增加值、80%的就業和研發投入、90%以上的企業數。
二是行業分布廣泛。全市民營經濟覆蓋了一、二、三產業,現有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超百萬戶,涵蓋了制造業、房地產等20個行業門類、80個行業大類。其中,僅民營制造業就涉及行業大類31個。
三是縣域特色明顯。全市各縣(市)區均分布著特色鮮明的民營特色產業。比如,鼓樓的軟件、商貿業,馬尾的物聯網、儲能、水產品產業,長樂的紡織、鋼鐵產業,福清的電子信息、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精細化工產業,閩侯的汽車、編制品業,連江的精細化工、水產品加工產業,閩清的陶瓷、建筑產業,羅源的鋼鐵制造、食用菌產業,永泰的旅游、農產品加工、建筑產業,等等。
四是企業實力雄厚。2023年,福州市的大東海、恆申控股、永榮控股、中景石化等9家企業入圍“2023中國民營企業100強”,有32家企業入圍“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
五是創新能力較強。2023年,福州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509家,其中民營企業佔了4287家,佔全市總數95.1%,佔全省總數29.6%。
人民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福州在這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吸引民間投資?
吳賢德:民間投資佔福州市全部投資比重的50%以上,是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將堅持以情感人、以利動人,落實和完善各項支持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著力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
一是拓寬民間投資領域。落實落細“非禁即入”,破除市場准入壁壘,拆除各種藩籬,在更多領域讓民間投資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探索建立民營企業綜合監測評價體系,篩選若干市場空間大、發展潛力強的細分領域或項目,支持民營企業投資參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等領域相關項目建設,支持民營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推動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游、體育競技等新興服務領域。
二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聚焦重點產業鏈,加強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資源+”招商,推動“以投促引”,全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發揮好已經設立的38支總規模308.8億元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作用,通過政府搭台、機構參與、企業受益方式,重點加強對初創期和快速成長期民營企業的投資。
三是加強各類要素保障。在用地方面,通過合作開發、騰籠換鳥、收購收儲等方式推動工業園區內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大力推行“工業上樓”,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在融資方面,完善政銀企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民企貸款規模。在引才用工方面,鼓勵民營企業通過“訂單式”培養、校企聯合辦學等方式加快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技術工人培養,推動居民就業需求與周邊用人企業精准匹配。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千名干部進千企”“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開展“企業接待日”,實行“各園區、各縣(市)區主要領導一周一接待、分管副市長一周一協調、市政府主要領導一月一推進”工作機制,主動送政策和服務上門,切實幫助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探索建立全市產業政策服務“單一窗口”,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免証即辦”,及時兌現各項惠企政策,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人民網: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及配套舉措。福建正大力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下一步,福州將如何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吳賢德: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擘畫“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宏偉藍圖10周年。我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三個沒有變”方針政策,認真落實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積極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新發展、敢干敢闖敢投、踏踏實實把企業辦好,進一步推動福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在民營經濟中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福州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著力提高民營經濟中新質生產力佔比。
一是引導民營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推行“揭榜挂帥”“賽馬”等新型管理制度,引導民營企業布局新增一批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推動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用結合,鼓勵民營企業與閩都創新實驗室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加強合作,組建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聯合體,積極開展產業鏈關鍵環節共性難題技術攻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成果在榕落地轉化。
二是鼓勵民營企業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用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等平台,加大力度培育和引進壯大化工新材料、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海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加快向“專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發展。完善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引導民營企業前瞻布局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
三是支持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圍繞高端化,“一業一策”推動紡織、鋼鐵等重點民營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促進民營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圍繞數字化,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推進民營企業“智改數轉”。圍繞綠色化,支持重點行業民營企業加快綠色低碳改造,在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建筑等領域培育壯大一批綠色低碳企業,推動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