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廈門集美筑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石

藍天白雲下,灣區安瀾,湖光瀲灩,岸邊綠影婆娑,一個個高尚生活區比鄰而立,現代高端商務區近灣親水。
蔚藍水面上,紅色車道搭配雪白護欄,從高空俯瞰,猶如飛舞在碧波之上的一條飄帶,騎行其間,宛若“人在畫中游”……這是橫跨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被譽為“最美海上自行車道”的網紅地標,每當天氣晴好,總能見到三五成群的騎行者,甚至不乏外地游客慕名前來打卡、體驗。
“最美海上自行車道”已成集美乃至廈門的又一網紅打卡點。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不虛此行!”陽春三月的第一個周末,來自泉州的譚先生由衷贊嘆。他說,過去知道集美有園博苑、十裡長堤、集美學村等,春節前得知還有“最美海上自行車道”,當時就決定年后一定要過來體驗。
“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愜意。”常來騎行的廈門市集美區自行車協會會長陳明福說,騎行在這段全長2.6公裡的海上自行車道上,空中不時有白鷺飛過,沿途可遠眺園博苑、集美新城等美景,心曠神怡。
如今的杏林灣水清岸綠。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據了解,這條海上自行車道,是全長約26公裡的杏林灣自行車道的延展部分。如今,騎行杏林灣自行車道,沿途美景躍入眼帘,讓人嘆賞不已——經過長年堅持不懈的流域整治,作為集美新城重要的生態資源,杏林灣現已成為廈門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臨灣近水,推窗見景,湖光山色。”家住毗鄰杏林灣的項女士是廈門三中一名教師,她說,杏林灣近些年來的變化肉眼可見,水清岸綠、周邊環境美化、集美新城日漸“城熟”、“家園越來越宜居”……
看到杏林灣水面上一艘大型清淤打撈船正在工作,項女士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到集美新城安家落戶,這給杏林灣水域生態也帶來了一定壓力,但政府對水域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也更加直觀可感,“堅持不懈,杏林灣水體水質一定會越來越好。”
集美新城已成廈門一個高素質高顏值新城區。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然而,過去的杏林灣卻是另一種情形。早在2000年前后,因周邊居民圍灣造地、水產養殖缺少節制,杏林灣生態環境越發脆弱,出現灣內水動力嚴重不足、水體自淨能力差、生境類型較單一等生態問題。
轉機出現在廈門“跨島發展”戰略的強力推進。
2010年2月,廈門市正式啟動集美新城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發展、高要求保護。”集美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著眼於打造一個“高顏值高素質的新城區”,集美新城建設伊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被放在重要位置,並從新城規劃建設、杏林灣水源污染整治、環灣景觀建設、生態低碳節能等方面,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杏林灣區域環境治理力度。
久久為功,持續用力。數據顯示,經過高水平生態保護修復及綜合整治,杏林灣主要水質超標因子總磷指標年度均值從2019年的0.43毫克/升,降至2022年的0.17毫克/升﹔灣區目前已發現植物1500種、魚類29種、鳥類98種﹔每年10月到次年3月,75萬平方米鳥類棲息地引來數萬隻候鳥越冬。
集美新城風光旖旎。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杏林灣的修復,也推動了片區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期間,在整治了長期圍灣造地、無節制水產養殖而生態環境脆弱片區的同時,建立起高質量、高品位園博苑,打造了集美城市綠肺,緩解熱島效應,明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以園博苑所處的集美文教圈迅速形成規模,進而形成了裝飾裝潢業、建材業、旅游服務業等產業鏈。
其實,杏林灣的變化是集美區持續推進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近五年來,集美區財政先后投入生態環保資金45.54億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還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其中,2023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排名廈門全市第一﹔全區9個點位10個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均值均達標,國控斷面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
集美區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如今的集美“生態底色熠熠生輝”:獲評全國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杏林灣水利風景區獲評省級水利風景﹔實施杏林灣生態環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和九天湖試驗區水環境治理項目,水體質量、關鍵指標顯著改善、更加穩定﹔瑤山溪全流域水質全線達標﹔正本清源排水管網建設累計完成超九成﹔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及同比改善率、優良天數比例三項指標排名廈門市第一﹔后溪工業組團成功創建全省領先、全市最大的三星級低碳工業園區﹔大學康城小區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寧靜小區﹔完成1372畝退果還林和1060畝退草還耕任務﹔新增和改造提升園林綠地95公頃、綠道10公裡……
杏林灣水域已成人們親水樂園。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不僅如此,集美區今后還堅持“錨定綠色化轉型”,推動重點行業綠色升級,積極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加快推進后溪流域和杏林灣九天湖治理,繪就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落實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要求,深化低碳社區、園區、景區建設……全面提升全區生態環境質量。
“作為全市跨島發展的先行區,集美區始終堅持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集美新城已經打造成為高素質高顏值的跨島發展新市區。”集美區委書記胡旭彬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廈門實踐,集美區始終“在路上”,接下來,該區將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為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工作抓牢抓實,牢牢守住“環境質量隻能更好、不能變差”的底線,持續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工程,統籌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全域開展美麗海灣、美麗河湖建設,持續推進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不懈努力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