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武夷學院:凝聚青春力量,探尋源頭活水

2024年03月15日16:46 |
小字號

日前,武夷學院以“追尋領袖足跡 賡續中華文脈”為主題,從文明探源、紅色文化、文脈守護、“閩人智慧”、精神文明、數字賦能、鄉村文旅、新聞輿論、交流互鑒等九個方面開展2024年寒假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據了解,本次活動全校共9354名學生參與,166名教師帶隊指導,組建實踐團隊223支,其中重點實踐團隊12支。活動地點涉及福州、泉州、寧德、南平等27個設區市,並依托學校資源與當地社區,共建武夷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武夷學院大學生素質拓展基地24個,活動成果532件,其中活動簡報7期、論文26篇、主題征文22篇、調研報告99篇、攝影作品275件、視頻作品20件、新聞報道83篇。

尋紅色文化,學領袖精神

實踐團隊到武夷山洋庄鄉坑口革命歷史陳列館開展活動

實踐團隊到武夷山洋庄鄉坑口革命歷史陳列館開展活動。武夷學院供圖

武夷學院積極開展“追尋領袖足跡 賡續中華文脈”社會實踐專項行動。

“循跡溯源 不忘初心”紅色精神尋訪團採取運用專題式、現場式、體驗式、研討式等多種方式,赴南平武夷山市洋庄鄉,光澤縣鸞鳳鄉饒坪村、油溪村,崇仁鄉共青村等實地學習,教育引導團隊成員在“聽、看、讀、悟、行”中滋養初心、固根鑄魂。

“藝心逐夢社會”實踐隊赴寧德下黨鄉開展實地調研,汲取“久久為功”和“不負人民”的精神力量。

“山水畫廊”社會實踐隊先后到紅軍墓群、碉堡遺址、紅軍紀念碑和閩北紅軍中醫院等地實地學習調研﹔參與協助武夷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武夷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洋庄鄉張山頭革命史料和線索採集工作。

賦鄉村新顏,練青春風採

聚焦生態文明與鄉村文旅融合,武夷學院學子在活動中深入閩北鄉村。

“尋跡溯源 學思踐悟”實踐團隊赴光澤縣華橋鄉吳屯生態茶園、止馬鎮杉關生態示范園,調研“三茶”統籌建設成果,了解當地如何深入挖掘小種茶和紅色文化等各類資源優勢,將“茶旅”結合,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帶領同學們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引導同學們識讀鄉村改革發展歷程,增強融入鄉村的動力與責任,強化服務鄉村的使命與擔當。

“燕子窠生態茶園志願者服務隊”前往武夷山市燕子窠生態茶園開展講解志願服務,介紹生態茶園的背景和茶園建設模式,推廣燕子窠“冬種油菜、夏種大豆”的管理模式,堅持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產業基礎,為推動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探源頭活水,拓文化新篇

實踐團隊在武夷山朱熹園學習朱子文化。

實踐團隊在武夷山朱熹園學習朱子文化。武夷學院供圖

武夷學院重視文化育人,將賡續中華文化與傳承朱子理學有機融入本次社會實踐中,充分發揮朱子故裡的地緣文化優勢,深入了解朱子生平、朱子思想與朱子理學文化,感悟朱子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蘊與朱子理學的時代精神。

此外,拓寬實踐團隊文化學習與實踐的場域,赴光澤縣和武夷山等地,參觀調研池湖商周文化遺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光澤基地、裘氏宗祠、福字樓古建筑、閩越王城博物館、武夷春秋館等考古遺址,切身感受文化遺產和古建筑濃厚的文化底蘊,領略閩北獨特的風土人情,推動引導青年學子投身文化傳承和創新。

據悉,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武夷學院學子從探尋文明根源、傳承紅色基因、守護文化脈絡、挖掘“閩人智慧”、培育精神文明、探索數字科技、助力鄉村文旅以及促進文化交流等多個方面的實踐體驗,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再到理論深化的過程,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提升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王波 楊信錕 黃春安)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