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學院:深學“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武夷論壇在朱熹園開幕。此次論壇以“‘兩個結合’:中華五千年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百余名中外學者參會。
據悉,本次武夷論壇包括開幕式、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成立大會、主旨演講、平行分論壇、高峰會談、文化考察、中華文明兩岸高端學術研學坊等系列活動,是武夷學院深學“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力行動。
揭牌儀式。
論壇開幕當天,中國人民大學、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三方共同簽署《聯合共建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合作協議》,並為新成立的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揭牌。陳來、張立文、成中英等7位專家在主旨演講環節發表宏論,范迪安、尹濤、孔新峰、楊雨等學者共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天下午,中華文明講壇第一講在朱熹園開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圍繞“中華文明的宇宙觀”進行了深入闡釋。武夷學院40名師生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武夷論壇平行分論壇二——《“兩個結合”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平行分論壇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平行分論壇五——《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同步在武夷學院舉辦。
當晚,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研討咨詢會舉辦,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顧問、學術委員會成員、管理團隊成員以及有關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研究院發展規劃建言獻策,為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推動“兩個結合”研究高質量發展進行積極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與中國人民大學、武夷學院師生一同前往武夷山朱熹園。
次日,武夷學院組織武夷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和建陽一中中外師生40余人在朱熹園、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和燕子窠考察學習。中外師生在朱熹園學習了“兩個結合”首次提出的故事,學習朱子文化﹔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感受科技之眼如何看護碧水丹山﹔在燕子窠感受“三茶”統籌發展,對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什麼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有了更加直觀、更加真切的認識。
話書院千年變遷,談教育百年變革,論中國未來景象。武夷學院還組織武夷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師生參加“師生共話古今書院與文明傳承”研討活動。研討師生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如何在發展中更好傳承書院精神與中華文明,在傳承中實現書院精神和中華文明現代發展。
《程門第一經解:謝良佐〈論語解〉的形成與影響》報告。
活動期間,由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主辦的“同道中國:第一期‘中華文明兩岸高端學術研學坊’”活動在武夷學院舉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現場,聚焦“程朱之間:中國思想史的另一種敘事可能”作學術報告,進行交流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武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旅游學院、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朱子書院還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員何成軒、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楊慶中、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孔新峰圍繞“兩個結合”主題為該校師生開展系列講座。
專家對談。
同日,“CGTN視點·大王峰文化對談”活動在朱熹園舉辦。據介紹,此次活動主題為“武夷論道——第二個結合與中華文明”,以圓桌形式與國內外學者共同討論第二個結合與中華文明。武夷學院20余名中外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此外,“茶言天下:中華文明海外傳播對談”活動在武夷閣舉辦,來自海內外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不同主題,展開對話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組織學院院長、教授張曉萌主持對談。武夷學院10余名師生參與此次對談活動。(文/圖 饒一鳴 楊信錕 吳昌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