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將樂:城鄉共管、村社聯動  探索農村進城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

2024年04月12日17:15 |
小字號

如何加強農村進城黨員服務管理?三明市將樂縣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找准農村進城黨員教育管理與基層有效融合治理的結合點和發力點,打破“一黨員一支部、一支部一陣地”的傳統管理理念,因地制宜推出“城鄉共管 村社聯動”模式,把農村黨員就近聯起來、就近管起來、就近用起來,走出一條順應“小縣大城關”發展治理形態、契合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需求的新路子。

將樂縣開展“黨員勇擔當,巾幗綻芳華”擂茶+主題黨日活動

將樂縣開展“黨員勇擔當,巾幗綻芳華”擂茶+主題黨日活動。將樂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一黨委一中心,把農村進城黨員就地“聯”起來

“自從有了這個中心,我們這些鄉下進城黨員在城區也有了‘家’,現在開會辦事都有了固定的場所,總算結束了村裡、城裡‘兩頭跑’的歷史……”將樂縣漠源鄉湖管村黨員謝山秀深有感觸地說。

針對農村進城黨員分布散、聯系少的情況,將樂縣採取屬地為主、社區為輔的方式,以鄉鎮為單位集中開展農村進城黨員“三清一庫”行動,按照基本情況清、工作情況清、興趣特長清,統一建立農村進城黨員數據庫,將1560多名農村進城黨員納入常態化跟蹤聯系,統管“一庫統管”隨時掌握農村進城黨員動態。

立足“村裡管不好、社區管不了”的實際,將樂縣堅持黨員在哪裡、組織就跟進覆蓋到哪裡,由縣委整合高唐等10個鄉鎮和縣行政服務中心等5家單位黨建資源,組建城區聯合黨委,同步設立10個鄉鎮駐城區臨時黨支部,選聘60名黨員聯戶長,構建起“聯合黨委—臨時黨支部—黨員聯戶長—黨員—群眾”五級組織體系,通過“城鄉聯動、雙向管理”,把農村進城黨員緊密聯系在組織身邊,讓農村進城黨員就近找到黨組織。

聚焦農村進城黨員城鄉“兩頭跑”、服務管理“難集成”、作用發揮“平台少”等問題,將樂縣通過財政投入、鎮村自籌、黨費撥補等方式,在城區新建鄉鎮駐城區黨群服務中心,將黨建、調解等民生高頻事項集成到中心,打造農村進城黨員群眾專屬“一站式”服務平台,實現進城黨員活動有陣地、議事有陣地。同時,突出村社聯動、資源共享,先后在龜山小區、玉華小區、濱江華府等小區,建設7個近鄰之家,推動形成“一中心多站點”黨群服務陣地體系,使農村進城黨員群眾“抬頭見組織、出門享服務”。

黨建活動輪值,把農村進城黨員就地“管”起來

將樂縣開展“我為家鄉獻一計”擂茶沙龍。將樂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將樂縣開展“我為家鄉獻一計”擂茶沙龍。將樂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中心成立以來,我們黨委先后組織開展了‘擂茶+’主題沙龍、創業技能培訓等主題黨日輪值活動,大家按照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參加黨內組織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更靈活了……”南口鎮溫坊村黨員湯求水說。

改進和提高農村進城黨員教育管理質效,除了組織的牽引、陣地的支撐,更需要制度來推動。將樂縣探索推行“黨建活動輪值”制度,將每周四、五確定為“固定輪值日”,安排各鄉鎮在城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實現農村進城黨員教育管理經常化、全覆蓋。為激發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實行“雙重積分”管理機制,將參加城區輪值活動情況作為農村進城黨員積分管理附加項目,推動農村進城黨員組織生活“軟指標”變“硬杠杆”。中心開放以來,共開展黨建輪值活動30多場次,覆蓋農村進城黨員1560多人次。

聚人氣、接地氣、有生氣,如何打造黨建活動輪值升級版?將樂縣創新自選式“主題輪值日”模式,制定“一月一主題”輪值菜單,組織成員單位認領承辦,進城黨員每年自行選擇參加2個以上主題活動,通過“雙向選擇”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吸引力。通過建立精品主題輪值黨建項目評選機制,每月一主題、每季一推選、每年一評比,領辦單位自評、黨員民主點評、聯合黨委綜合比選“雙評一比”,每年評選出一批精品“主題輪值活動項目”,推動農村進城黨員組織生活接地氣、聚人氣。目前,共推出“學習二十大·我要怎麼干”大實踐、“美麗鏞城、黨旗添彩”、“我為家鄉獻一計”擂茶沙龍等8個精品主題輪值項目。

聯網入格進戶,把農村進城黨員就地“用”起來

“我們把轄區內500多名農村進城黨員編入到社區治理的微網格中,同時組建了黨員志願服務隊、鄰裡服務隊,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義診義剪等志願服務活動,將個人的‘小作為’主動融入基層治理的‘大格局’中,實現了黨員教育管理和社區治理‘雙提升’……”將樂縣水南鎮黨委組織委員葉誠說。

針對農村進城黨員存在的管理難覆蓋、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將樂縣依托城區黨群服務中心,探索推行“一中心一張網十聯帶”黨員網格化管理機制,以區域分布、黨員數量為基准,將進城黨員統籌劃入20個黨建微網格,讓進城黨員的身份“亮”起來、“立”起來。推行“三級聯抓”網格管理機制,建立聯合黨委班子成員分片包抓網格制度,推動各鄉鎮駐城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兼任網格長,在每個網格內選聘5名駐城區“兩委”干部或黨代表擔任微網格長,構建起“一人聯十人、十人帶百戶”的黨建紅網格。

群眾的需求在哪裡,基層黨建的創新實踐就推進到哪裡。將樂縣全面推行“城區住村工作日”制度,統籌鎮、村兩級干部和部分駐城區黨員,組建10支住村工作隊,每周二深入網格開展“住村夜訪、民情懇談”活動,共征集意見建議190多條,幫助群眾解決就醫、就學、就業等急難愁盼問題580多件次。抽調各鄉鎮60余名進城黨員,組建6支黨員先鋒突擊隊,引導農村進城黨員主動參與基層治理,常態化呼應文明城市創建等重大任務應急響應980多人次。建立黨員“1+5”網格化聯戶機制,組織每名黨員聯系幫帶5戶以上同網格農村進城群眾,累計發動1400多名黨員聯系進城群眾1.2萬多人次,通過聯戶黨員經常上門訪一訪、大事小事問一問、碰到糾紛調一調、遇到難事幫一幫,切實架起黨群、干群連心橋。(葉秋雲 董觀生)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