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5000余萬隻海參豐收  @吃貨,快來嘗鮮!

2024年04月26日17:03 |
小字號

海上田園內,船隻往返穿梭,漁民正辛勤勞作,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春日海上收獲圖……近一段時間以來,福建省連江縣5000余萬隻海參喜獲豐收。

漁民收獲海參。

漁民收獲海參。

近日,在筱埕鎮定海村海參養殖基地內,工人們正熟練地將肥美鮮活的海參從深海網箱中倒出,在經過清洗、分揀、稱重等一系列流程后,這些成熟海參將被運往岸邊,賣給前來收購的客商。

“今年我們定海村共養殖了1000多萬粒海參,體型較大,單個比手掌還大,重量能達到七八兩。”筱埕鎮定海村黨總支副書記趙世長介紹,眼下正是連江海參大量上市的季節,4月底,海參將迎來收獲高峰期,屆時每天最高可收獲300噸左右的海參。

收獲的海參。

收獲的海參。

據悉,本批收獲的海參一部分將被運往批發市場作為生鮮銷售,大部分將被運往霞浦等地的加工廠,被制成鹽漬海參、臻品干參、速發干參等營養保健佳品。

本批收獲的海參一部分將被運往批發市場作為生鮮銷售,大部分將被運往霞浦等地的加工廠

本批收獲的海參大部分將被運往霞浦等地的加工廠。

從自賣自銷到走紅全國,筱埕海參這一方風物的獨特品質、風味和價值是如何造就的?

據了解,每年10月,來自大連的海參苗就會開啟一場千裡迢迢的“南遷”之旅,趕在天冷之前“住進”連江溫暖的海域中。“由於南方冬季水溫高,所以海參不會‘冬眠’,會一直生長,這將大大縮短養殖周期。”海參養殖大戶趙世鬆說。

趙世鬆說,去年10月,他從大連地區購進了15萬公斤約400萬隻海參苗,用海帶和小雜魚進行喂養,5個多月下來,這批海參已由當初的單隻50克左右生長到遠超150克,目前已全部可以採收上市。

“這批海參肉刺挺拔、體態豐盈,品質極佳。”趙世鬆說,今年海參產量同比增長20%左右,他現在每天都能收獲5萬公斤左右的海參,明年他將繼續擴大海參養殖規模。

分揀海參。

分揀海參。

據悉,長期以來,漁民們普遍採用木質漁排進行海參養殖,在遇到台風、風浪時容易產生大量垃圾,導致海洋污染。為此,連江縣逐步改變傳統養殖方式,積極扶持當地漁民採用塑膠漁排進行海參養殖。

“塑膠漁排抗風浪能力好,使用年限久,還能回收利用。”趙世長說,隨著環保養殖設施的推廣使用,連江縣“北參南養”逐漸走向深遠海,養殖面積也在不斷增加。

海參養殖海域。

海參養殖海域。

此外,筱埕鎮地處敖江、閩江入海口,咸淡水在此交換頻繁,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為海參生長提供充足的養料。除水質優良外,定海灣風浪較小,適合海參生長,因此這裡生長的海參肉壁緊實肥厚、入口爽滑,深受消費者青睞。

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統計,2023年,連江全縣海參養殖面積達495公頃,總產量達6365噸。2024年海參養殖總量達5000多萬隻,預計總產量可達6500多噸。(文/陳成志 圖/陳成志、孫興順)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