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激活“紅色聯盟” 聚力“社區治理”

城市治理千頭萬緒,關乎千家萬戶。社區是城市的最小單元,社區治理是基層治理的關鍵一環。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持續深化社區黨建聯建,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集美區社治委統籌推進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持續建強小區黨支部,組建“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推動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擴面提質”,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共建共治
村企黨建共同體筑牢“紅色主心骨”
作為廈門市工業重鎮,集美區灌口鎮依靠交通、服務、政策等優勢,吸引一大批新興科技企業入駐。要如何持續發揮黨建優勢、持續支撐企業與在地“雙向奔赴”,成為該鎮思考的新課題。
3月26日,集美區首個區域化村企黨建共同體——集美區灌口鎮坑內片區黨建共同體(以下簡稱坑內片區黨建共同體)成立,轄區內首批10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所在村簽訂共建簽約儀式,攜手共建村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
集美區灌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村企雙方將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通過村企結對共建,構建“鎮黨委牽頭、村企黨組織為主體、流動黨員服務站為依托”的三級組織體系,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活動,進一步拓寬村企黨建聯建促發展的新思路。
黨建引領,要建機制、強保障,更要抓落實,才能保長效。
在坑內片區黨建共同體成立的當天,召開了一場“零距離黨企辦公會”,來自參與黨建共同體的10家企業代表們踴躍發言,提出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招工難、停車難、治安監控覆蓋面不齊等10個問題。相關負責人現場解答企業提出的問題,並推動將企業反映的事項轉辦督辦,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鎮黨委將帶領坑內村和坑內片區黨建共同體進一步發揮好村企黨建聯建的‘生力軍’作用,引導村企攜手筑牢‘紅色主心骨’,共繪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的‘同心圓’。”該負責人表示。
2022年以來,集美區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一核多元”黨建引領治理體系,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組建網格(小區)黨支部284個,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向基層治理末梢拓展。
聯動共融
物業黨建聯席拓寬“紅色覆蓋面”
“樂海樂海,和諧的社區﹔樂海樂海,幸福的家園﹔樂海樂海,文明樹典范……”
這首悅耳的《律動樂海》是集美區僑英街道樂海社區居民楊靜、李煒鈴自發為家園創作的歌曲。
這首歌,來自於作者的有感而發,而他們的舒心生活,離不開樂海社區黨委建立的“一方引領,三方共商”的物業黨建聯建聯席議事協調機制:在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搭建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席會議平台,每季度定期召開物業黨建聯席會議,協調解決小區文明創建、居民矛盾糾紛、垃圾分類、消防安全、非機動車輛停放等事項。
“社區黨委的引領很重要。”古龍明珠、大學灣(一期)物業負責人表示,社區治理牽涉千頭萬緒,從屋外公共空間鞋櫃擺放問題到因房屋漏水產生的鄰裡糾紛,從小區停車場整治管理到社區消防安全保障,這些社區內大大小小的問題通過三方聯席會議平台,能在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工作者的互相配合得到解決,離不開社區黨委的引領。
以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為切入點激活小區治理新引擎,集美區杏濱街道同樣有“高招”。該街道通過建聯盟強組織、優化機制促治理、強化監督促成效等舉措,以物業黨員為主力軍,成立紅色物業服務隊,結合自身職責,提供安全維護、環境保潔和文化宣傳等服務,2024年以來,杏濱街道已開展服務200余人次,解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問題10余個。
民生事小,但民生無“小事”。以黨建聯席為紐帶,將基層的各方力量匯成合力,才能將問題處置在一線,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黨建引領,制度先行。2023年,集美區出台《集美區社區物業黨建聯建試點工作方案》,圍繞“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主體,制定配套文件14份、操作范本17項、細化具體舉措26項,逐步建立起系統化、標准化、精細化的制度體系,打造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先鋒樣本﹔組建紅色業委會65個、紅色物業72個,成立“紅心管家”等黨員服務隊145支,進一步嚴密“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四位一體聯建架構,全區366個小區100%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共創共享
合力共奏城中村治理的“紅色協奏曲”
城中村治理是民生工程,時常面臨生活空間被雜物和臨時搭建物擠佔、缺乏停車和運動空間、村容村貌不佳等常見而又瑣碎的問題。
如何迎難而上,破解這些治理難題?
2023年8月,在集美區后溪鎮后溪村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四團”(台青鄉創團、黨員幫幫團、小巷鄰裡團、愛心商超團)、“三會”(鄉賢理事會、城隍文化保護中心理事會、老年人協會)、“三隊”(共建幫帶隊、駐村工作隊、法治聯建隊)10個自治組織組成的后溪村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紅盟(以下簡稱治理紅盟)揭牌成立。
后溪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建標表示,治理紅盟成立后,將充分發揮資源和職能優勢,鏈接並引入更多優質資源參與到城中村的規劃設計和運維治理,為后溪村城中村改造提升提供“金點子”,示范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
治理紅盟成立以來,引領后溪村各村級組織由“單打獨斗”轉向“抱團治理”,帶動多方社會力量有序融入后溪村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大格局,多次召集村民代表、老人協會、房東代表、青年代表等討論集體經濟發展、文化傳承保護、矛盾糾紛化解等事項,征集各類意見建議20余條,解決民生難題10余個。同時,引導當地通過村庄自主出資或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6處停車場,改造活化10余處古民居,打造“兩岸特色廟會”“手創青村”“村浪市集”等一批特色文旅品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共同奏響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紅色協奏曲”。
2023年以來,集美區在社區治理領域內積極打造多方共治模式,推動1.2萬余名在職人員下沉一線,組建“大黨委”成員、“雙報到”黨員、物業黨建指導員“三支隊伍”,推廣志願服務“積分兌換”機制,推動辦成民生實事950余件,推動解決停車難、鄰裡糾紛等民生問題5600余個,多方共治,凝聚合力,為民解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