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駐村更“助村”  真心促“振興”——福清市駐村第一書記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2024年05月07日14:45 |
小字號

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福建省福清市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在農村一線真蹲實駐、真幫實促、真抓實干,他們凝心聚力強組織,腳沾泥土摸實情,提升產業謀發展,辦好實事解難題……他們和群眾干在一起、想在一起、心在一起,在鄉村的田疇沃野上描繪出一幅幅助農興農的“好豐景”。

把牢基礎關,當好基層黨建的“帶頭人”

駐三山鎮魏庄村第一書記林雪梅深知,隻有建強基層黨組織,提升村黨支部的領導力、凝聚力、號召力,才能讓村裡找准發展“定盤星”,才能讓群眾找到干事“主心骨”。

林雪梅積極踐行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支部帶領、黨員帶頭、鄉賢帶動“三帶”工作法,通過“黨建引領+清廉村居”文化建設,以“廉能量”鼓干勁,以高質量監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她帶頭亮明黨員身份、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推進全村雨污管道分流、村道“白改黑”、弱電下地、大型變壓器遷址等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她的領導下,支部活力大大增強,基層戰斗堡壘作用更加凸顯。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魏庄村黨支部從她駐村前的“一星級”躍升為“五星級”,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在持續提升組織力的同時,林雪梅還著力做強特色產業。了解到村內因產業發展落后而流失大量勞動力,她立足山水資源,引進孔雀園項目、推進全村夜景燈光布置,以“魏庄越鳥,明月金翠”為主題,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優勢,做好宣傳工作拉動旅游業,傾力打造“魏庄村孔雀園”,調動各方資源組織舉辦接地氣的古箏音樂節、風箏節、翰墨文化節等活動,吸引福清及周邊縣市區的游客前來觀賞,形成集鄉村休閑、娛樂、旅游為“一條龍”的特色文化品牌。

在她的帶領下,魏庄村發展成遠近聞名的“網紅村”,獲得“福建省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三山鎮魏庄村駐村第一書記林雪梅(一排右一)帶隊參觀魏庄村水庫景觀棧道

三山鎮魏庄村駐村第一書記林雪梅(一排右一)帶隊參觀魏庄村水庫景觀棧道

把穩發展關,當好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作為石竹街道洋梓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吳炎芳充分發揮“人脈廣、資源多、信息活”等優勢,圍繞鄉村治理、環境提升、文化建設等工作,當好牽線搭橋的聯絡人,為洋梓村不斷引入各類優質資源。她溝通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爭取配套資金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她奔走住建、自規等部門,拓寬村與福政路延伸線主干道路口,並向交警部門爭取到免費道路標識﹔她協調移動公司架設信號塔,解決村裡手機信號弱的問題……

在一次次的奔走中,吳炎芳也在不斷思考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洋梓村三面環山、毗鄰太城溪,生態環境優美,是發展觀光旅游的好地方。“把美麗山水轉為美麗經濟,這才是洋梓村的‘生財之道’!”吳炎芳瞄准洋梓村依山傍水的自然稟賦,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農耕文化展覽館、戶外露營地、百畝攝影基地等一批“網紅”文旅項目,打造集魚塘垂釣、戶外寫生、叢林穿越、瓜果採摘、民宿露營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模式。目前,花千谷主營地(一期)已基本建設完成,“五一”假期對外試營業,期間接待游客5余萬人,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400萬元。

從“引路”到“引入”,在吳炎芳的帶領下,洋梓村實現了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一朝驚艷天下知”的轉變,村民的“錢袋子”變鼓了,村裡的“小花園”也更美了。

石竹街道洋梓村駐村第一書記吳炎芳(一排右二)帶游客體驗花千谷主營地(一期)娛樂項目

石竹街道洋梓村駐村第一書記吳炎芳(一排右二)帶游客體驗花千谷主營地(一期)娛樂項目

把實治理關,當好美麗鄉村的“合伙人”

“這條河的水質是否有問題,我們過去瞧瞧。”龍田鎮東華駐村第一書記陳潮宇在走訪時發現轄區一條河道淤堵,水質混濁。經了解,該河道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原先主要用於龍田軍用機場排水,全長2.287 公裡,涉及龍田鎮東華村等4個村近萬人口,周邊幾家水產品加工廠和村庄的污水未納入城鎮污水廠統一處置,嚴重影響村民生活。

為此,他與村兩委干部馬不停蹄進行現場踏勘、調研,結合實際情況明確整改方案。期間,他多次奔波於市直各部門,努力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同時詳細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為河污水處理工程提供了法律保障。通過走訪鄉賢、召開鄉賢茶話會,共商共議河污水處理工程的相關事宜,在他亮明黨員身份帶頭干的感召下,熱心商會和各位鄉賢踴躍捐資,目前已籌資到賬960萬元,累計將達1000萬元以上……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將於今年6月竣工。

在改善東華村環境的同時,陳潮宇深挖東華村水產產業優勢,組織龍威等9 家企業“組團式”發展,建成“東華水產青年創客聯盟”,助力東華水產打造產、購、銷“鏈條式”發展,帶動東華水產走出鄉村,走上“雲端”。

“青年創客不僅能給鄉村振興帶來新產業,還能帶來很多新想法。”陳潮宇說,近年來,針對鄉村青年人才緊缺、產業發展單一等問題,他努力通過打造回鄉入鄉平台、租金減免、獎勵典型、結對培訓等方式,全面推進“青年創客聯盟”建設。

龍田鎮東華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潮宇(中)現場踏勘河污水處理工程

龍田鎮東華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潮宇(中)現場踏勘河污水處理工程

把准群眾關,當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從機關到鄉村,從陌生到熟悉,一都鎮一都村駐村第一書記潘偉金開啟了他的駐村之旅。他一步一個腳印走村串戶訪群眾,了解到村民主要經營收入來自種植枇杷,但上山的道路都是黃土地機耕路,一到下雨天便泥濘不堪,村民步履維艱,車輛無法通行,路邊溝渠常被淤泥堵塞,好幾天才能晒干路面,嚴重影響村民開展枇杷農作和收成。他知道不能等、靠、要,便積極與上級溝通協調,爭取項目資金,改善村基礎設施,同時動員6家熱心工業企業捐款幫扶村基礎建設項目,推動建成6條共7.2公裡的枇杷產業道路硬化項目,連通“枇杷興農”致富路。

得知三岔路區域村民歷年來通信不暢,潘偉金多次協調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最終為35戶村民架設獨立信號塔,解決該區域多年來沒有通訊信號的問題。“自從信號塔建成以來,村民都借助直播帶貨這個平台,每家每戶收入實現翻一番,這真是我們村的大喜事。”村民張小健道出農民的心聲。

解難題,一心謀產業﹔訪群眾,全力解民憂。潘偉金說:“推進鄉村振興,緊抓基礎設施建設,力促農民增收致富,這是我駐村的工作目標。”言出必行,他不斷用自己的行動兌現自己的承諾。在他駐村工作期間,一都村成功獲得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和福州市 “一村一品”榮譽稱號。

一都鎮一都村駐村第一書記潘偉金(左)現場拉警戒線確認土地四至界限

一都鎮一都村駐村第一書記潘偉金(左)現場拉警戒線確認土地四至界限

鄉村振興正當時,美好願景皆可期。玉融大地上,第七批駐村第一書記接力奔跑,新的和美鄉村故事精彩可期、未完待續……(圖文由福清市委組織部提供)

(責編:吳舟、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