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牢記囑托 確保老百姓吃飽、吃好、吃得健康

——福建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的經驗啟示引發熱烈反響

2024年05月15日08:5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牢記囑托 確保老百姓吃飽、吃好、吃得健康

  糧食問題是“國之大者”。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對農業問題、糧食問題進行著深邃思考和長遠謀劃,創造性提出並探索實踐大食物觀。30多年來,福建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在大食物觀科學指引下,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取得顯著成效。連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紛紛聚焦福建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的探索實踐,在全省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唱好農業“山海經”,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多年來,福建始終牢記囑托,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因地制宜發展茶葉、蔬菜、水果等鄉村優勢產業,著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立足資源稟賦和農業特色優勢,大力推動特色現代農業建設,“既要堅持質量效益優先,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又要大念‘山海經’,做強‘土特產’,深化產學研,走好融合路。通過構建以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為引領的優質農產品供給保障體系,實現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省森林面積1.21億畝,森林覆蓋率65.12%、持續保持全國第一,自然分布植物5550種,發展林下經濟和木本糧油的空間巨大。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向森林要食物,鼓勵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木本糧油和經濟林,持續壯大“森林糧庫”,延伸森林食品產業鏈,為消費者供應更多優質“森林碳水”“森林蛋白”“森林脂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踐行大食物觀,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光榮使命,聚焦水產品穩產保供目標,大力發展海洋漁業新質生產力,穩定拓展養殖空間,推動水產種業創新,發展健康養殖,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為豐富百姓“菜籃子”、筑牢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的體現,而多元化食物開發的根本手段是科技創新。”省農科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趙健說,省農科院將持續加大農業技術研發投入,以培育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良種為目標,加大對野生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利用投入、加強應用微生物技術研發投入等,全方位、多途徑開發多元化食物資源,加強種植、養殖立體循環農業技術研發,提升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水平,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

  “早在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同志就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的重要論斷。”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負責人說,全省科技部門要圍繞茶葉、蔬菜、水果、畜禽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求,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特別是聚焦種業創新、糧食安全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吃飽、吃好、吃得健康。同時,結合重點特色農產品,優化科技創新平台布局,積極推行以“一縣一團”“一業一團”“一團服務一產業鏈”模式選派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引導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爭做踐行大食物觀的“科技尖兵”。

  “福建人均耕地面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糧大省,糧食自給率僅為21%左右,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艱巨,探索實踐大食物觀的意義重大。”省糧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省糧儲部門將以“一條主線、三大行動、六項工程”為抓手,著力強化“產購儲加銷”協同,切實保障糧食有效供給。同時,發揮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主場優勢,持續穩固與主產省產銷合作關系,不斷拓寬糧源供給渠道,守住管好“八閩糧倉”。

  30多年來,福建因地制宜寫好“山海田”文章,實現了從守住“一分田”產糧向依山開“糧庫”、傍水造“糧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轉型。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鄭旭媛建議,當前,福建除了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還要注重食物的產業化發展,特別是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重塑特色食物產業鏈,引領農產品由“土”煥“新”,打好品牌,為優特農產品揚名。

  “習近平總書記的大食物觀不斷豐富和發展,為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有關負責人表示,供銷系統將繼續深耕為農服務領域,不折不扣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堅決扛穩“主渠道”職責。同時,充分發揮在貯藏保鮮、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圍繞需求建設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農產品市場空間,推進產供銷協同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得益於生態優勢、山海優勢,福建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整合資源,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大食物觀發展之路。”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好生態才能生產出安全健康營養的好食物。要繼續守藍天、護碧水、促碧海、保淨土,著力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福建,實現多元化食物供給和生態環境保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大食物觀的中心要義是高質量的食物安全保障。”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持續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不斷健全“從產地到餐桌”的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監管服務體系。

  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融山海之色、集山海風味,多年來福建省不斷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形成“一年四季瓜果飄香,有山珍也有海味”的景象。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務部門將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大力推動新閩菜創新發展,推廣“一縣一桌菜”,舉辦“八閩美食嘉年華”等活動,促進食物消費和供給方式升級,倡導制止餐飲浪費,讓消費者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