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進林下食品產業集聚發展
土特產開拓大市場
一場細雨過后,福建省南平市鬆溪縣舊縣鄉六墩村山霧朦朧。
“走!上山挖筍去。”拂曉,林農李幫就扛著鏟子上了山。
踩著紅褐色的泥土,每走幾步就有一棵冒尖的雷筍。扒開落葉,斜鏟泥土,手腕用力一撬,便得到一根筷子長短的雷筍。不一會兒,李幫背后的籮筐裡就滿滿當當。
山口大貨車邊,數十個竹籮筐排成長隊。“這一片400畝林地都是我承包的,收成好時,畝產1噸竹筍,一年賣筍就有幾十萬元收入。”李幫說。
清洗、燙煮、切塊、入罐……數公裡外的福建三信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年前完成技改的全自動竹筍罐頭生產線上,來自鬆溪縣各地的雷筍在這裡被裝好。“從入廠到裝罐出廠,平均不到4小時。”公司辦公室主任曾桂華介紹。
坐擁121.9萬畝林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鬆溪縣生態資源稟賦優越。“過去本地沒有食品加工企業,鮮筍採多了也賣不出去,眼睜睜看著筍長高、價變低,守著富山過窮日子。”李幫回憶道。
近年來,福建緊盯市場需求,調整完善農村種植、養殖業結構,促進食品產業集聚發展,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質、附加值高的生產基地。
“我們合理利用林地空間、森林資源,大力推進林下種植、養殖等復合經營活動,挖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開發新型筍休閑食品和功能食品,構建竹筍預制菜、竹飲料等產品體系。”鬆溪縣林業局局長陳永旻介紹。
小竹筍做成大產業,離不開產業鏈拓展。“這種筍可以生吃,鮮得很!”手提一袋真空冰鮮筍,驚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逸平說。兩年前,企業研發出“冰鮮筍”技術——竹筍經整形加工后投入零下42攝氏度的速凍線中鎖鮮,再放入零下18攝氏度的冷庫儲存,鮮筍口感還原度可達95%。
科技助力,鬆溪縣筍食品產業進一步集聚發展,筍制品年生產能力超1.5萬噸,產值超1.2億元,成為福建省筍竹精深加工示范縣。
鬆溪縣鬆源街道南門村的80后“新農人”何孔榮,這兩年從事農產品電商銷售:“消費者對藥食同源的農產品很感興趣,本地加工企業也不少,何不就地開發?”承包近400畝林地,一頭扎進山裡的何孔榮將精力放在了種植金線蓮、紅菇、紫靈芝、五指毛桃等特色農產品上。就地加工,提升價值,旗下“何家樂土特產”品牌走向省外,銷路正旺。
2023年,福建全省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3229萬畝,產值達830億元。“福建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林下經濟,推進規模經營和立體復合經營,積極開發綠色森林食品,推進林下食品產業集聚發展。”福建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5日 第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