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昔日的“汗水農業”變成高效高產的“智慧農業” 漳州漳浦新農人闖出新“稻”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為漳州市僅有的2個省級糧食產能區項目縣之一,近年來,漳浦縣不斷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涌現出了一批批既接地氣又懂科技的新農人。他們通過科技創新,讓昔日的“汗水農業”變成高效高產的“智慧農業”,為漳浦糧食生產注入了新動能,闖出自己的新“稻”路。
赤湖鎮智能化耕種現場。漳浦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漳浦縣赤湖鎮前張村的水稻種植基地裡一片機械轟鳴,水稻高速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片刻間,一排排秧苗就精准高效地插入田中。
駕駛插秧機的是赤湖鎮農達家庭農場負責人謝特明。2008年,謝特明從泉州辭職返鄉,跟著父親從事農業。回鄉后,謝特明發現,傳統的耕作模式效率低下,如果走機械化、科技化生產路線,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耕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為擴大生產規模,2015年,謝特明與當地一家合作社合作,承接了3家水稻育秧工廠,全程採用工廠化流水線育秧。
然而,工廠化育秧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成立之初,由於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等原因,培育的首批秧苗並沒有存活。第一年,育秧時遭遇倒春寒,第一、二、三批秧苗全部作廢,損失了將近1000畝的種植量,大約2500斤。首次的失敗並未“嚇”退謝特明,他開始潛心鑽研種植技術,通過到農林大學參加培訓、找同行咨詢、上網搜索,漸漸掌握了“種田經”。隨后,他建起了大棚,開始精准化育秧。
如今,謝特明的工廠育秧成活率達95%,年服務水稻種植面積達1萬畝,服務范圍從漳浦縣拓展到漳州其他縣區,乃至周邊省市。
赤湖鎮農達家庭農場負責人謝特明(左一)在查看水稻育秧情況。漳浦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些年,謝特明以田間為課堂,一邊搞育秧,一邊精進農機技能,做智慧農業,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人。2022年,謝特明代表漳浦縣參加漳州市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獲得了第一名。
來自赤湖鎮西城村、現任漳州市錦遠農機公司總經理的90后小伙陳煥彬擅長使用機械設備。他與謝特明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創業,從品種選育、農資採購、技術支持到水稻收購,為農戶提供水稻種植一條龍服務。
陳煥彬從小就跟著父親做農業,開過拖拉機、貨車,下過田地,喜歡在閑暇時研究、改裝機械設備,他改裝的農機設備得到了不少農戶的認可。他經常外出學習、參加各種培訓,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
2018年,陳煥彬開起了農機店。輪式拖拉機、植保無人機、高速插秧機、手扶起壟機、開溝培土機等先進的農業機械,在他的農機店都能找到。2023年,陳煥彬代表漳浦縣參加漳州市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獲得第一名。
如今,在謝特明和陳煥彬的帶領下,赤湖鎮的水稻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他們除了向農戶提供秧苗、智能化耕種服務外,還與農戶簽訂協議,以不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向農戶收購稻谷,每年大約150萬斤,讓農戶產銷無憂,輻射帶動1000余名農戶增收增效,幫助當地10余名青年成功創業。
漳州市錦遠農機公司總經理陳煥彬在檢查農機設備。漳浦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目標是打造一個比較高端的大米品牌,對這個品種進行大規模推廣種植,然后再進行收購。”謝特明說。
陳煥彬表示,接下來,他們要推廣現有的技術,走出漳浦、走出福建,為更多新農人帶來更好的收益。
眼下,漳浦縣水稻生產已逐漸實現全面機械化,共有育秧工廠20個,水稻種植面積14萬畝以上,預計總產量7萬噸以上。
“這些新農人很好地接過了漳浦農業生產的重任。”漳浦縣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洪彬藝說,他們年輕、有活力,有知識、有闖勁,有熱情、有思路,讓漳浦的糧食生產后繼有人。(蔡秀玲 邱楓 周團藝 黃榮華 楊志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