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岩永定:深挖紅色客家資源  做好黨紀學習教育特色文章

2024年05月30日14:13 |
小字號

龍岩市永定區是“紅旗不倒之鄉”,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優秀的客家民俗文化。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永定區深入挖掘中央紅色交通線和客家家風家訓等特色文化資源內涵,拓寬黨紀學習教育載體,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組織村‘兩委’干部在張鼎丞故居等黨性教育點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村‘兩委’干部自覺學習黨紀黨規的意識,將黨紀學習教育與推動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在傳承和發揚蘇區干部好作風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龍岩市永定區金砂鎮黨委書記廖國生說。

永定區充分用好全省首個全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國家安全教育暨中央蘇區隱蔽斗爭歷史展和福建省紅色保密教育基地等教育教學陣地,整合分散在全區的優質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推出4條黨紀學習教育現場教學精品線路,形成紅色廉政文化教學矩陣,讓黨員干部在追根溯源中錘煉黨性。依托中央紅色交通線教育基地、客家家風樓、客家家訓館、忠誠館等,推動紅色資源與廉潔文化建設貫通,讓干部群眾在參觀聆聽紅廉英雄事跡中,傳播“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社會正能量,持續釋放廉潔文化的輻射影響力。截至目前,全區各基層黨組織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參與20019人次,警示教育活動349場次,年輕干部、新任職黨員領導干部等到警示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309人次。

“振綱立紀 成德達材”,這是永定區湖坑鎮振成樓大門前的楹聯。永定區注重挖掘優秀客家民俗文化中蘊含的規矩、紀律內容,通過向基層征集、到點上調研等方式,深入挖掘蘇區廉政文化和土樓清廉文化,從牌匾楹聯、民俗諺語、客家族譜中收集整理廉政小故事60多則、編撰客家廉政山歌10余首,撰寫《客家家風世代傳》等書籍,開設《客家講古會》專題欄目,通過客家人用客家話講述客家廉政故事,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我們的客家家訓平時已根植於內心,很多內容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相同點,通過參觀學習客家家訓館現場教學點,把兩者結合起來,讓黨紀學習教育更入腦入心。”永定區湖坑鎮黨委組織委員王劍福說道。

永定區在全區范圍內打造不同維度的黨紀學習教育平台載體,拓寬學習教育平台,提高學習教育覆蓋面,提升黨員干部參與度。依托區委黨校,開設《忠誠的力量》《廉潔從政——以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為官之德》等現場教學黨紀微黨課﹔在“土樓黨旗紅”“永定新聞網”“土樓清風”等公眾號平台,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欄,定期推送黨紀學習教育解讀文章等內容,豐富黨員學習形式﹔在城區新華書店打造黨紀學習教育線下閱覽體驗館,整理客家家風家訓書籍、黨紀學習教育書籍,推出書籍專區、閱讀專區。同時,為全區20000余名黨員統一征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並通過“上門送學”等方式,確保學習全覆蓋。

永定區委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認真用好用活永定特色資源,不斷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新形式新載體,督促黨員干部從嚴遵紀守法、筑牢思想作風堤壩,推動該區黨紀學習教育持續升溫、取得實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